彭水县人民医院:守护区域健康 提升服务能力 -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0/24 17:10:03
来源:彭水县人民医院

彭水县人民医院:守护区域健康 提升服务能力

字体:

  近日,一名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洪渡镇的男性不慎被树木砸伤,伤势严重。经就近送至彭水县人民医院后,该院多个科室迅速协同施救,最终成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经康复治疗后顺利出院。

  这场跨越省界的生命接力,不仅展现了彭水县人民医院急危重症救治的专业能力,更是该院积极融入国家“千县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综合能力的生动例证。目前,其医疗服务已覆盖渝、黔、鄂三省市交界区域居民。

彭水县人民医院外景。

  强学科:打造重点专科集群 提升疑难重症救治能力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引擎。彭水自治县人民医院已形成以1个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为引领,2个市级特色专科、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为骨干,5个在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为后备的梯队化专科集群。

  设备引进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院配备包括医科达直线加速器、64排128层螺旋CT、1.5T MRI、西门子DSA等在内的200余台(套)大中型诊疗设备,全面助力专科技术提升与服务优化。

  学科实力与救治能力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近日,60岁的李先生因突发急性心梗,在急诊科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急诊、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历经持续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恢复其自主心跳。随后,心血管内科主任陈元友团队紧急为其实施冠脉介入手术,成功开通闭塞血管。

  这一成功案例是该院整体诊疗水平的缩影。1至9月,该院门急诊量达33.39万人次,出院2.33万人次,完成手术1.1万余台次,其中三、四级高难度手术占比近40%。

  强队伍:构建人才高地 夯实发展根基

  7月17日,彭水县人民医院教学管理委员会统筹规划的首届临床教学试验班正式开班。这一创新项目,不仅是医院推进教学医院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人才兴院战略的生动实践。

  目前,该院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队伍,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712人。其中高级职称117人,中级职称309人,研究生学历18人,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在“内育”基础上,医院持续加强“外引”力度。近日,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选派的多学科专家团队抵达该院,正式启动新一轮“组团式”帮扶工作。这支涵盖耳鼻喉科、心内科、感染科、消化内科、检验科等专业的医疗团队,通过临床带教、质量督导、巡回义诊和专家门诊等多种形式,为彭水县人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该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积极拓展合作渠道。作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紧密型医联体成员单位,挂牌“重医附二院彭水分院”;同时成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规范化诊疗基地和西南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发展平台。

  持续的人才建设推动科研创新不断突破。2024年,该院获批科卫联合课题1项、市卫生健康委课题2项;全年发表论文48篇;申报专利3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7项;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0余场,展现出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强服务:辐射周边区域 守护居民健康

  彭水县人民医院承担着服务本县及周边居民健康的重要使命。该院不仅是全县“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还建成危重孕产妇及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共同构建起覆盖全域、高效协同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在延伸服务半径方面,该院创新建立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中心等服务平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

  为提升服务效率,该院构建覆盖诊疗全流程的HIS、PACS、LIS等信息系统,实现从预约挂号、就诊、缴费到检查检验、住院等环节的全流程信息化服务管理。同时,通过建立远程会诊服务平台,与上级医院开展深度合作,使患者在县域内即可享受上级专家诊疗服务。2024年,该院通过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四级评审,标志着其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服务体验持续优化。“阳光院务”、“书记院长接待岗”、公开收费标准、闭环管理患者投诉……一系列举措取得实效,该院上半年患者投诉量同比下降11.1%,医患关系愈发和谐。

  彭水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将以创建“三甲”医院为服务提升目标,加快推进靛水新城院区建设,着力打造县域心电诊断、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为渝东南、黔东北、鄂西交界地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余雨芳)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