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围绕巴渝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展系统性研究与实践,在保护、传承与创新利用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成果,探索出学、研、产、用结合的发展路径。
学院重视理论研究的基础作用。以张世威教授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以乌江流域为重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团队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
团队先后出版《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研究》《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互动与族群和谐关系研究》等专著,与早期出版的《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与区域文化的通融性研究》共同构成系列成果,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流域人类学”等理论观点。相关论文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体育科技》等期刊发表,并获得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学院建设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基地”,并整合校级、院级科研平台,与重庆市民宗委、部分中小学校共建传习基地,形成多层次协作机制,促进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
学院推动科研成果服务地方。团队挖掘并改良的“竹马球”项目,曾代表重庆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一等奖。相关理论成果为民族地区推动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提供了参考,助力乡村发展。
在育人方面,学院将峨嵋武术点易派等传统体育项目纳入课程体系,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成立相关社团,增强学生对传统体育的体验与认知。同时,学院成功申报重庆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结合课程教学与代表队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目前,学院已形成一支由博士、教授和青年教师组成的科研团队,持续开展巴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理、研究与传承工作。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