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五年来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23个 22项城市更新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10/16 17:56:47
来源:新华网

重庆五年来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23个 22项城市更新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字体:

游客在下浩里老街游览参观。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新华网重庆10月16日电(韩梦霖)10月1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五场)。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唐小平介绍,五年来,重庆改造城中村3.24万户、危旧房1.47万户,更新改造老旧小区8074个、惠及群众232万户,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23个。目前,重庆一共有22项城市更新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6个项目入选了全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的下浩里老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打卡,他们或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或驻足特色拍照点位记录光影瞬间,或品尝地道美食欣赏山城夜景。下浩里老街正是近年来重庆推动城市更新让“旧空间”焕新颜的一个缩影。

  唐小平表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抓手,更是提升城市能级和产业能级的有效路径。他介绍,近年来,重庆将提升品质、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梳理问题短板、全面梳理闲置空间,找准城市更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持续打造更加宜居、更有活力、更高品质的现代化城市空间,推动城市更新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们通过城市更新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补齐了一批功能短板、打造了一批生活消费创业新场景。”唐小平说。在城市更新中,重庆坚持“体检先行”,统筹地上与地下、统筹面子与里子、统筹硬件与软件,着力消除城市在住房和地下管网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城市安全水平。五年来,改造城中村3.24万户、危旧房1.47万户,更新改造老旧小区8074个、惠及群众232万户,整治房屋外墙安全隐患2.8万栋,新改建城镇排水管网超过1万公里,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的密度达到了15公里/平方公里、居西南地区第一位。

  重庆还聚焦群众出行不便、道路设施老化、停车场配套不足、公共空间品质不高等短板弱项,将老旧小区改造与“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现代社区,同步建设、同步打造。五年来,新增停车泊位6.4万个、充电设施1.3万个,更新加装电梯1.15万台,新设综合超市、便民市场等服务网点3500多个,增补养老托幼、社区食堂等3000多处,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城市更新中,重庆大力推进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团队深入社区,沉浸式、陪伴式引导居民“照单点菜”,找准居民所需所盼,通过优化设计消除安全隐患,修缮公共空间,补齐无障碍和适老适幼等设施,在留住烟火气、岁月感、书香味的同时,让老街巷更有活力、群众生活更有温度。

  据介绍,在推动城市更新中,重庆全面梳理盘活老厂区、老街区和零星地块等闲置资源,通过空间重构、功能调整、导入社会资源等方式,为“旧空间”注入新业态、新功能,让沉寂的街巷重新鲜活起来,让闲置的资源使用起来。五年来,重庆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23个,建设了像观音桥商圈片区等15个功能品质提升项目,活化工业遗产、老旧街区超过1200万平方米。目前,山城巷、戴家巷、下浩里、龙门浩以及北仓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外来游客休闲旅游打卡目的地。

  以江北区观音桥商圈改造为例,今年上半年客流量日均超过6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商户营业额同比增长12%。重庆仪表厂一个老厂房更新改造后,将旧工厂改造为文创和科技园,实现由工业记忆转向文化创意、旧空间转向新地标的华丽转身,目前已经入驻的企业有140多家、员工5000多人,年轻人在这里扎堆“抱团”创业,年产值已经接近12亿元,成效明显。曾经“老破旧”的南岸后堡社区,通过城市更新,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社区商业营收也增长了200%。

  唐小平介绍,近期,重庆发布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将通过滚动实施一批提品质、聚产业、惠民生、促发展的城市更新项目,打造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让人民群众看到城市实实在在的变化。

【纠错】 【责任编辑:陶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