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0月14日电(韩梦霖)13日,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重庆将通过全面开展“林草兴生态兴文明兴”行动(以下简称“三兴”行动),动员全市广大林农参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加快形成林草夯基、生态固本、文明铸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努力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根据实施方案,重庆力争到今年底培育出40个“三兴”村、50个林业大户、100个“兴星”之家;到2027年底,累计培育200个“三兴”村、500个林业大户、1000个“兴星”之家;到2030年底,累计培育500个“三兴”村、2000个林业大户、10000个“兴星”之家,让“三兴”理念在全市涉林村社蔚然成风。
重庆市林业局局长曹春华介绍,重庆全市集体林地面积超过6000万亩,经过长期的努力,全市森林覆盖率已经稳定在55%以上。开展“三兴”行动,将助力林下种植、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生态富民措施的落地实施,让广大林农成为林业发展的受益者。同时,通过开展林草科普教育活动,将生态环保、绿色低碳、节约集约要求融入村规民约,变为村民自觉行动,将林农的庭院建设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重庆将重点围绕林草保护、环境提升、生态富民、文明浸润“四大行动”来展开。据介绍,重庆将实施林草保护行动,强化林农主人翁意识,共同开展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生态保护工作;鼓励在村规民约中约定具体保护措施;鼓励林农参加“十户联防”与“守护青山”活动,参与森林除险清患行动,加强古树名木和高山草甸保护,筑牢人民防线。
其次,重庆将实施环境提升行动,精心建设绿美家园,强化原生植被保护,开展森林景观改造,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整治,开展杂草清除、播撒花种行动,利用环保材料建设村庄公共空间,系统性提升村庄生态环境,鼓励林农利用院落空地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种植“风景树”“传家树”“摇钱树”,因地制宜建设绿美家园。
此外,重庆还将实施生态富民行动,创新推动“点绿成金”。通过迭代深化富民机制,探索建立林农委托、集体林收储和林农利益共享机制;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深化森林食品加工,发展林下经济、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创新林农增收渠道,用好国家储备林政策,开展技能培训,发展林业直播电商,创新林权抵押贷款产品。
文明浸润行动也是“三兴”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重庆将推进弘扬乡村精神文明,打造生态文化展示窗口,开展林草科普教育,推动生态艺术与乡村振兴融合创新;厚植生态文明理念,组织专家、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推动林业大户带头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展示力度,深入挖掘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讲好新时代生态文明故事。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马然希介绍,在文明浸润行动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解林草之美、晓自然之道、行文明之举”,积极参与到“三兴”行动中来。为此,重庆将发挥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所(站)的作用,开办一批生态文化体验园,把自然教育纳入青少年研学的重要内容和农家书屋重点图书的选题范围,广泛开展“守护青山”活动,推动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让城乡群众在绿水青山中获得审美提升。同时,重庆还将探索把涉林村民参与“三兴”行动纳入文明积分管理,深化农村移风易俗,配合有关方面重点整治乱砍滥伐、焚烧秸秆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