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十四五”人社民生答卷:348万新增就业、500万养老金试点参保-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10/10 23:01:46
来源:新华网

重庆 “十四五”人社民生答卷:348万新增就业、500万养老金试点参保

字体:

  新华网重庆10月10日电(陶玉莲)“五年共促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48万人、个人养老金试点覆盖近500万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3670万人……”10日下午,“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发布了“十四五” 时期发展“成绩单”:五年来,全市“十四五”人社事业发展规划12项主要指标已超额完成,交出了一份暖民心、强根基、促发展的民生答卷。

图为“百万人才兴重庆”观音桥招聘会现场。新华网发(重庆市人社局供图)

  年均新增就业超70万,重点群体“饭碗”端得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此前,重庆出台的《重庆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从产业带动、创业扶持等6个维度推出19条“硬核举措”,持续稳就业、扩就业。数据显示,五年间重庆共促进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48万人,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均保持在7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5.4%,低于5.5%的预期目标。

  助企纾困与稳岗扩岗同步推进,成为就业保障的“关键一招”。重庆构建起社保费减免缓、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创业补贴等全链条的支持体系,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140亿元,发放“稳岗贷”等低利率政策性贷款600亿元。更创新设立创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金,既为企业“减负”,也为创业者“撑腰”。针对零工经济等新就业形态,重庆已累计建成零工市场(驿站)140余个,就近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岗位对接、技能培训等服务,目前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累计达223万人。

  为打造“青年西部就业创业首选之城”,重庆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累计促进64万青年扎根重庆;针对农民工群体,推出就近就业三年行动计划,794.5万农民工实现“愿就尽就”;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同样精准有力,81.7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家门口”就业服务网持续织密。此外,重庆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通过弹性学时、岗位实训等方式,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升技能,破解“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

  500 万人参与个人养老金试点,外卖小哥有了“专属保险”

  “社保暖心”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底色。五年来,重庆全面深化重点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让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越扎越牢。在制度改革层面,第一支柱“做大”成效显著,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重大改革平稳落地;第二支柱“做强”步伐加快,职业年金、企业年金规模持续扩大;第三支柱“做实”实现突破,作为全国先行城市推进个人养老金试点,覆盖人数近500万人,为居民养老提供更多选择。

  通过“数据找人”机制,重庆实施社保扩面提质专项行动,全市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2633万、664万和677万人。值得关注的是,职工养老保险与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结构比由“十三五”末的51:49优化为59:41,越来越多群众选择保障水平更高的职工养老保险。

  针对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重庆在全国首批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目前试点平台企业已从2022年的7家扩至11家,覆盖88万人,累计1万余人次享受职业伤害保障待遇,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安全伞”。待遇保障方面,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达1.71万亿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调增,惠及49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较“十三五”末增长 52%,397万城乡居民受益。

  经办服务“智慧升级”让群众少跑腿。重庆上线“参保直通车”“乐享退休”“工伤无忧”等应用场景,推出养老待遇资格“无感认证”服务;社保卡持卡人数达3670万人,“一卡通”应用场景拓展至266个,实现“一卡通用、通游、通购、通享”,社保服务的便捷度与获得感持续提升。

图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现场。新华网发(重庆市人社局供图)

  高技能人才增长72%,“渝才荟”让人才安心创业

  “人才是第一资源”,重庆打造人才发展“强磁场”,让人才“安心留渝、舒心发展”。五年间,重庆持续拓展引才渠道,迭代升级人才政策,连续举办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百万人才兴重庆”等品牌活动,每年引育卓越工程师1万名以上,博士后连续4年招收人数超1000人,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汇聚“智力活水”。

  育才机制不断创新,重庆实施“满天星”软件人才、乡村人才“五万计划”等专项,探索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创新建立“目录 + 计分”双通道人才评价机制——通过系统自动赋码,人才可直接获得相应类别服务。数据显示,重庆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240万,较“十三五”末增长18%;高技能人才增至179.5万,增长72%,占技能人才比重达32%,保持西部领先。

  留才服务“有感升级”,让人才创业无后顾之忧。重庆开发“渝才荟”数字应用平台,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金融支持等多项服务,让人才服务“有感”、创业“无忧”。

  最低工资增长近30%,欠薪治理“源头预防”

  “工作舒心”是劳动者权益的直接体现。五年来,重庆从工资分配、权益维护、矛盾化解三个维度发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工资分配方面,重庆市最低工资标准持续提高,第一档、第二档分别达每月2330元、2200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30%,劳动者“获得感”显著增强。

  权益维护更加高效便民。重庆推进特殊工时审批管理服务改革,简化流程、提升效率;在欠薪治理上,推行综合改革试点,从源头预防、过程监管、处置化解等方面齐抓共管,劳动者“安全感”更足。

  在矛盾化解上,重庆全市新就业形态“一站式”纠纷调解中心实现区县全覆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年均保持在99%以上,五年来累计为12.6万劳动者追回工资报酬15.56亿元,有效减少劳动者“焦虑感”,让劳动关系更和谐、就业环境更稳定。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