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搭台”,良方妙计“唱戏” 璧山中医药特色技艺集市展现中医魅力-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0/03 16:23:04
来源:璧山区卫生健康委

非遗技艺“搭台”,良方妙计“唱戏” 璧山中医药特色技艺集市展现中医魅力

字体:

  璧山区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自9月30日开街以来,其中约1800平方米的中医技艺集市持续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与。现场汇集近30项中医特色技艺,融合非遗传承与实用体验,成为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

  集市中,唐成林重庆市名中医工作室、黄思琴针灸面雕工作室作为“名医阵地”广受关注。唐成林工作室的医师现场展示了针灸与整脊手法,帮助颈椎病患者缓解症状;黄思琴则讲解针灸美容的原理,强调“由内养外”的中医理念,吸引众多市民参与互动。

点烧疗法。

  国家级非遗“刘氏刺熨疗法”传承人刘光瑞现场为市民诊疗,通过“刺血+火熨”结合的方式,疏通经络、驱散寒湿。刘光瑞表示,此类外治法尤其适合现代人常见的颈肩问题。

  “赵氏雷火灸”展台前艾香弥漫,传承人赵时碧手持特制灸条,为市民施行悬灸。赵时碧介绍,雷火灸中添加了十余种中药,是璧山区本土手艺,不仅适用于腰腿疼痛,也可调理脾胃虚寒,并现场分享了艾叶泡脚等日常保健方法。

  “太乙技法”与“尹氏经脉挑针疗法”展台前也排起体验队伍。蒋剑灵医师展示浮针与抖针结合的手法,尹医师则讲解挑针疗法在疼痛及脏腑调理中的应用,均体现出中医技艺的多样与精深。

  “太乙技法”传承人蒋剑灵通过浮针、抖针与砭石温敷相结合的方式,为膝痛患者进行调理,吸引不少基层医师观摩学习。“尹氏经脉挑针疗法”展台同样人气高涨,尹医师现场演示“离穴不离经”的挑针技法,适用于疼痛、麻木及部分脏腑疾病的辅助治疗。

  集市还设有小儿健康专区,“刘氏捏膈食筋疗法”与“土家医小儿推抹疗法”通过轻柔手法帮助儿童调理脾胃,受到家长欢迎。此外,“青山耳穴”“壮医药线点灸”等体验项目也吸引不少市民参与,感受中医“简、便、验、廉”的实用价值。

中药研学。

  在研学体验区,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将中药材贴于贝壳上制作成中药风铃,既动手又学习,寓教于乐,加深了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

  璧山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让中医药走出书本、走进生活,通过可触摸、可体验的方式,展现其“走心”与“接地气”的一面,让传统技艺成为百姓日常健康的有效助力。(侯巧姣)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