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引领 数智赋能 渝北区这场“推进会”暨“成果展”亮点纷呈-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0/02 19:04:15
来源: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

素养引领 数智赋能 渝北区这场“推进会”暨“成果展”亮点纷呈

字体:

  人工智能浪潮奔涌,义务教育如何顺势而为?数智技术怎样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已有哪些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经验和实践成果?

  9月29日至3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部分区县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会暨重庆市渝北区教学改革实验校成果展示活动在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举行,通过圆桌论坛、成果工作坊、主旨报告等形式,来自全国多地的教育工作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数智赋能与教育创新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成渝地区义务教育教学协同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共谱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校一策”破题

  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

  “国家级、市级特色示范学校157所,国家级、市级教学成果奖68项,109节优质课入选教育部‘精品课程’,科技、体育、艺术等竞赛中学生荣获市级以上奖项2000余项……‘优质’正日益成为渝北教育的鲜明底色。”活动开幕式上,渝北区委副书记刘兆奎用一组详实的数据描绘了渝北教育的蓬勃发展图景。

  渝北区委副书记刘兆奎讲话。

  长期以来,渝北区委、区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围绕办好、学好、教好“三好”目标配资源、抓质量、强师资,努力打造“学在渝北”教育品牌,始终坚持“五育并举”,扎实推进“一校一品、一生一长”的特色实践。

  聚焦此次活动,刘兆奎指出,基础教育是唱好“双城记”、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希望成渝两地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共识、拓宽合作,持续推动教育理念共融、资源共建、成果共享,携手书写双城教育协同发展新篇章。

  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俊致辞。

  “本次盛会是在国家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背景下开展的一次交流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渝北实验中学以其扎实的改革实践为与会者提供了生动样本。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俊在开幕式上介绍,学校围绕“素养引领 数智赋能”主题,着力打造基于“思维跃升”的“三段五学六有”思维型生命课堂、基于“学力觉醒”的“八大学习习惯”和“四大学习方法”培养,探索数智融合五大路径,逐步构建了数智赋能备、教、学、评、研的智慧教育生态,为“三段五学六有”思维型生命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样的探索正是渝北区教学改革实验校发展的缩影。

  渝北区实验中学校正在介绍丰富的校本资料。

  渝北区龙头寺小学校正在展示机器人。

  与会嘉宾正在浏览渝北区锦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活动期间,渝北区教学改革实验校成果展也同步在渝北实验中学开展,各实验校的特色实践探索硕果累累,各展风采——重庆八中构建“融合教育”新生态,引领基础教育数智转型;重庆南开两江中学秉持公能精神,培育科创人才,开启未来新篇;巴蜀常春藤以“中西合璧,古今融通”的理念奠基学子成长之路;渝北实验中学以“生命教育”理念奠基课改精神基座,培育智能时代新人;鲁能巴蜀小学传承“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理念,激活儿童的真实生命与梦想;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赓续百年文脉,助力“小能人”多元发展;渝北区锦华学校以“自立教育”点亮学生潜能;渝北区龙头寺小学聚焦“AI时代创新力”,托举“智美”少年成长……

 汇聚多元力量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走深走实

  “需要如何改变?需要真实的、深度的改变。做到‘真实用’——真的在用、真能用上、真的好用、天天真用;做到‘真实变’——从观念变到方法变,从方法变到惯性变。与此同时,要在观念、体验、能力、思维等维度‘深度’改变。”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以《数智技术如何真实且深度地改变中小学教育》为题作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以《数智技术如何真实且深度地改变中小学教育》为题作主旨报告。

  李政涛从“需要改变什么”“需要如何改变”“需要解决什么”“需要避免什么”四个问题切入,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理清了底层逻辑,构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完整逻辑链条,描绘了“数字时代教育何为”的蓝图,提供了系统而深刻的学习框架。

  从课程体系的顶层构建到课堂模式的深度变革,再到育人文化的特色探索,“数字时代教育何为”的蓝图如何在校园里落地摹画?

  经验交流环节,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等5所学校带领与会嘉宾深入学校“实践现场”,以“素养引领 数智赋能”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展现学校如何将教育教学改革推向“深水区”。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党委书记曾令轩作经验交流。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以《让课堂更“智慧” 让素养更“生长”——石室初中教育集团课程建设新范式》为题目作报告。“我们构建‘三维九类’课程体系,以智慧课堂为横轴,以素养培育为纵轴,以三项协同为支撑,实现每一门课程都有智慧元素,每一个课堂都能培育素养。”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党委书记曾令轩从明定位、定方向、强落地、聚合力四个方面展示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新图景。

  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党委书记陈后林作经验交流。

  “以新式教研引领教学,以多元课程丰富教学,以思维型课堂激活教学,以科学教育启迪教学,以智慧教育赋能教学,以学业述评优化教学,以读书行动深化教学,以情感育德升华教学。”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校党委书记陈后林以《思维跃升 学力觉醒——渝北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为题,用八句话为关键引领,描绘了学校课程改革实践样态。

 直击教学现场

  看课改创新的N种生动实践

  “大家自由选择两人一组进行剪刀石头布,输了的同学给赢了的同学一颗糖果,活动时间两分钟。”30日上午,渝北实验中学初二(25)班的学生正以一场“糖果挑战赛”拉开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序幕。

  渝北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温小雪以《成长的回信:与失去对话》为主题上心理健康课。

  渝北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温小雪以《成长的回信:与失去对话》为主题展示课程。课堂围绕“失去”,借糖果挑战赛、糖果信箱、糖果宝瓶、糖化力量仪式四个情感体验活动,助力学生们在课堂实践中实现情绪疗愈与能力建构。与此同时,基于“三段五学六有”思维型生命课堂标准,学校自主研发的AI评课系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生成30余页的评估报告,不仅精准呈现教学亮点与问题,更提供清晰的改进路径。

  “课堂以‘糖果’作为核心隐喻,极具创意。它既是活动的道具(糖果争夺赛),也是情绪的载体(失去的滋味),最终升华为成长的象征(糖化力量)。”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员李廷黎评价,课堂活动设计层层递进,逻辑清晰,体现了“体验—表达—重构—行动”的心理发展逻辑,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一节具有示范意义的心理活动课。

  渝北实验中学教师向利执教历史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历史课堂同样精彩纷呈。渝北实验中学教师向利执教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课,以“文明”为主线,匠心独运地设计了“远古流芳——追溯‘传说中国’”“文明探源——诠释‘何以中国’”“多元一体——见证‘最初中国’”“赓续创新——展示‘自信中国’”四大板块。

  “如今,渝北实验中学将躬耕态度、育人智慧践行在教学现场,把课堂变成学堂,呈现出‘有课改精神、有学科特点、有教学实效、有教师特色、有学生个性’的良好样态。”学校党委书记陈后林表示。

  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认真记录。

  据悉,活动期间,数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等9个学科的课堂观摩活动与5个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也在渝北区实验中学同步开展,并在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重庆市渝北锦华学校设立三个分会场,各会场的深度交流与智慧碰撞,不仅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更推动形成了“理念共融、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的良好生态。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