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仁医“声” 守护健康丨雨林探险牢记4点,跌倒擦伤不慌乱!-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0/02 12:39:27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宽仁医“声” 守护健康丨雨林探险牢记4点,跌倒擦伤不慌乱!

字体:

  前言:国庆长假将至,你是否已准备好奔赴山海、畅游四方?重医附二院特别推出“健康出行指南”系列策划,从东南西北不同地域的地域特点出发,为你定制贴心的健康防护贴士。

  夏季以来,在重医附二院急诊科,医生们经常处理这样的案例:游客在溯溪时不慎滑倒,脚踝扭伤、皮肤擦伤,甚至导致小腿骨折……如何才能在享受自然野趣的同时保障自身安全?国庆长假,前往南部雨林旅游的你一定要收好重医附二院急救部这份健康出行指南。

  为何雨林溯溪更易受伤?

  南部雨林溪谷环境独特,暗藏两大风险:

  1.湿滑地形。

  溪床石头被雨水长期浸泡后布满青苔,极易打滑,一脚踩空就可能扭伤脚踝或撞上暗石,造成开放性擦伤;

  2.环境污染与天气突变。

  雨林中腐叶堆积、污水存留,细菌较多,伤口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在1-2天内红肿化脓,引发感染。

  3.暴雨可能导致溪水暴涨,增加溺水或碰撞风险。

 受伤不慌乱,四步急救要记牢

  1.擦伤处理:清洗→消毒→保护

  立即用溪流上游干净水冲洗伤口,去除泥沙杂物;用碘伏棉片从伤口中心向外打圈消毒;浅表伤口贴防水创可贴,出血较多则用无菌纱布按压5–10分钟止血,再以绷带包扎。

  2.扭伤处理:制动→冷敷→抬高

  扭伤后立即停止活动,坐在干燥岩石上,用冷水或溪水冷敷伤处15分钟(避免冰块直贴皮肤)。再用弹性绷带从脚踝下方螺旋向上包扎,松紧以能伸入一根手指为宜。抬高受伤肢体,减少肿胀,切勿负重行走。

  3.遇险求救:有信号打电话,无信号发信号

  若手机有信号,应第一时间拨打救援电话,清晰说明所在位置与伤情;若无信号,应往高处移动,利用鲜艳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期间做好基本伤处护理。

  4.药品准备:驱蚊+退热+抗过敏

  建议携带含20%避蚊胺的驱蚊液,每3小时在脚踝、颈部等部位补涂。同时备好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以应对发热或虫咬过敏等症状。

  脱离环境后,及时就医是关键

  雨林环境有限,自救只是第一步。返回后应尽快到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是否需清创缝合,并注射破伤风疫苗;扭伤患者需通过X光排除骨折,急性期应制动休息、持续冷敷。如出现红肿加剧或活动受限,务必复诊!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提醒,请勿盲目跟风“网红打卡点”,建议提前规划路线、穿戴防滑鞋裤、携带急救物品。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