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仁医“声” 守护健康丨国庆护“胃” 收好海边尝鲜必备“肠”识-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9/30 14:53:47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宽仁医“声” 守护健康丨国庆护“胃” 收好海边尝鲜必备“肠”识

字体:

  前言:国庆长假将至,你是否已准备好奔赴山海、畅游四方?重医附二院特别推出“健康出行指南”系列策划,从东南西北不同地域的地域特点出发,为你定制贴心的健康防护贴士。

  去年国庆,李女士在海边游玩时吃了不少海鲜,结果半夜腹痛腹泻,最后行程全泡汤。经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像她这样“海鲜一时爽,肠胃栽跟头”的游客,每年假期都在上演,怎么尽量避免?如何做好行前准备?听听重医附二院消化内科的专家怎么说!

  海鲜诱人,为何总有人“中招”?

  1. 不新鲜=细菌开派对

  海鲜死后细菌疯狂繁殖,尤其是夏秋季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就算高温煮熟,部分毒素也可能残留,吃下就容易上吐下泻。

  2. 生吃虽爽,风险暗藏

  生鱼片、醉虾蟹、生蚝刺身……这些“生猛”吃法可能携带寄生虫!特别是异尖线虫,一旦进入人体,会钻入肠胃引发剧痛,严重时需要通过手术取出;而肝吸虫会寄生在肝脏胆管内,长期可能导致胆管炎、肝硬化。

  3. 搭配不对,肠胃受罪

  海鲜+啤酒=痛风套餐(尿酸飙升,关节肿痛)

  海鲜+柿子/葡萄/石榴=结石套餐(海鲜的蛋白质+水果的鞣酸=腹胀难消化、引起腹胀腹痛)。

  肠胃“抗议”,怎么办?

  轻微不适时:暂停海鲜,改吃清淡的粥、面条,多喝温水或淡盐水补充水分。可备用蒙脱石散止泻,益生菌调节肠道。

  出现这些信号,立即就医:

  1.腹泻超过5次/天,或便中有血、粘液

  2.呕吐不止、口干尿少、头晕无力等脱水表现

  3.高烧超过38.5℃+剧烈腹部

  就诊时务必告诉医生“吃了什么海鲜、什么时间吃的”,有助于快速诊断。

  吃海鲜,记住三招“防身术”

  选活的:虾要蹦跶、蟹要动爪、贝要闭壳。鱼眼清澈、鱼鳃鲜红才新鲜。

  做熟的:虾蟹变红、贝类开口、鱼肉易拆才算熟。生熟厨具分开用,避免交叉污染。

  建议备好这些药:

  重医附二院消化内科提醒,国庆尝鲜,既要尽兴,也要安心。鲜活煮熟、搭配有度、常备良药,才能吃得开心、玩得尽兴,让美味不 “闹心”!(宁波 余鑫源 向秋月)

  专家简介

  宁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擅长:肝胆胰胃肠疾病的内科诊治、消化内镜微创诊治技术。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