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旅会客厅丨当郎朗遇见重庆 解码“音乐+文旅”的城市新韵-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9/29 14:22:48
来源:新华网

重庆文旅会客厅丨当郎朗遇见重庆 解码“音乐+文旅”的城市新韵

字体:

  当钢琴家郎朗在两江游轮上弹奏经典旋律,嘉陵江与长江的波光映照着重庆夜景,这场音乐与山水的相遇,勾勒出城市独特的艺术气质,揭开重庆“音乐+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近日,在重庆文旅会客厅访谈中,国际钢琴大师郎朗与重庆市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冉斌围绕城市音乐基因、文旅融合实践与未来路径展开深度对话,为重庆打造“音乐之都”提供清晰蓝图。

国际钢琴大师郎朗与重庆市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冉斌做客重庆文旅会客厅访谈节目。新华网 彭浩然 摄

  在冉斌眼里,重庆的音乐底色早已刻在山水肌理与人文脉络之中。“长江边的纤夫,用号子‘挣’出了逆水行舟的勇气;三峡的乡民,把生活‘飘’进云雾缭绕的竹枝词里……这些不是简单的曲调,而是重庆最原始、最鲜活的生命摇滚。”冉斌在访谈中谈到,言语间满是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珍视。

冉斌做客重庆文旅会客厅访谈节目。新华网 彭浩然 摄

  如今,这份沉淀千年的韵律,正与现代音乐潮流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武隆仙女山仙游音乐节将舞台架在草原云端,让游客感受在海拔1900米的“天地剧场”;万盛黑山谷星空露营音乐节把音乐、体育与烟火气相融,打造出年轻人青睐的沉浸式度假场景;就连城市角落的桥底空间,也变身野歌音乐会现场,成为市民夜间休闲、释放热爱的新选择。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增加值双双突破1390亿元,增速达12%和15%,为重庆“音乐之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其中,音乐演出市场表现尤为亮眼,票房突破15亿元,带动住宿、餐饮、文创等关联消费超50亿元,重庆成功跻身全国大型演唱会票房榜第六位,成为全国音乐演出市场的新增长极。

  在“高雅艺术+山水场景”的融合创新上,重庆正在探索兼具地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新路径。访谈中,冉斌提出“高度+深度”双思路:第一考虑是“高度”,让钢琴乐触摸云端,在城市摩天大楼顶层打造天际钢琴厅,让游客站在600米高空弹奏《天空之城》,脚下是两江交汇的流光溢彩,眼前是山峦叠嶂的城市画卷,实现云端艺术与山水景观的融合。第二考虑是“深度”,让传统破圈重生,可以把一些传统场景,比如把湖广会馆的古戏台改造成钢琴现场,让传统与现代在音符中对话。

  更值得期待的是两大重量级音乐平台的布局:投资300亿元的钓鱼嘴音乐半岛,正加速建设长江音乐厅、音乐博物馆、国际音乐交流中心等六大核心项目,未来将成为集音乐演出、创作、教育、展览于一体的国际音乐高地;总投资50亿元的国家数字音乐产业基地已正式落地渝北,将依托数字技术推动音乐制作、版权交易、直播演出等业态创新。

郎朗做客重庆文旅会客厅访谈节目。新华网 彭浩然 摄

  “我曾在瑞士雪山、埃及神庙等独特场景演奏,但长江三峡更让我向往,若能在三峡的壮阔山水间配乐演奏,那种自然与艺术共生的感染力,定能让世界记住重庆的山水韵律。”郎朗对重庆的音乐场景创新充满期待。作为西部音乐产业发展联盟首席音乐家,郎朗提出建议:可在长江索道轿厢、洪崖洞观景台等标志性场景打造“空中音乐会”,用钢琴艺术为重庆文旅贴上国际名片,让游客在移动的风景里邂逅音乐惊喜。

  为推动“音乐+文旅”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重庆正在推动国际资源“引进来”与重庆文化“走出去”双向奔赴。“引进来”方面,重庆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正式获批,成为西部首个中外合作的顶尖音乐教育机构,将依托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教学资源,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音乐+文旅”复合型人才。“走出去”方面,西部音乐产业发展联盟已正式成立,将面向全球征集“重庆城市BGM”“驻场音乐剧”与“国际山水音乐节”创意方案,计划将大足石刻的佛教文化、川江号子的坚韧精神等本土元素,转化为国际通用的音乐语言,让重庆的音乐文旅故事走向世界。

郎朗与冉斌做客重庆文旅会客厅访谈节目。新华网 彭浩然 摄

  在郎朗与冉斌看来,音乐不仅是拉动文旅消费的引擎,更应是惠及大众的美育桥梁。访谈中,郎朗分享了自闭症学生舒海峰的故事,“海峰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年轻钢琴家。他开始几乎不说话,因为他有先天性自闭症,但是通过音乐,他已经成了一个沟通的桥梁。你看他演奏时候的这种交流,完全看不出他跟自闭症有任何关系,音乐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认为,“音乐能改变我们的状态,能改变我们很多负面情绪。音乐能打开你的心扉,能让你真正地用心和大家沟通,它能打透、渗透到你的心灵,这种力量是很难得的。”

  为让更多孩子学习音乐、爱上艺术,郎朗艺术基金会还捐赠两间“快乐的琴键”音乐教室给重庆万州龙驹中学和忠县第二小学校。此次捐赠包括40架智能钢琴等硬件,还将提供持续的师资培训与教学支持。基金会也将定期组织优秀学员评选、区域交流演出等艺术实践活动,助力重庆培育本土音乐人才,拓宽青少年艺术视野。

  重庆文旅集团也在积极践行这一理念。重庆大剧院专门创办爱乐童声合唱团、音乐剧教育中心,通过“大师课+演出实训”的模式,为青少年搭建音乐成长平台,目前已培育近千名青少年音乐爱好者;同时推动非遗音乐“进景区、进街区”,在阿依河景区举办武陵山世界原生民歌会,邀请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歌手现场演唱,让游客在漂流、踏青的同时,近距离感受非遗音乐的魅力,让“音乐+文旅”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从长江纤夫的号子声,到国际大师的钢琴演奏;从江边巷陌的野歌会,到百亿级的音乐产业基地,重庆正以音乐为笔,在山水之间书写文旅融合的新答卷。正如冉斌所言,“音乐是驱动文旅跃升的核心引擎,未来要让全球乐迷因旋律而来,为山水停留。”

 

策划:李元元

统筹:李华曾

编导:李海岚

摄像:马天龙 朱清 彭浩然

摄影:彭浩然

后期:朱清

设计:王可 徐修安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