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游进”课堂!2025年水产科普活动走进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9/27 15:45:52
来源: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

鱼儿“游进”课堂!2025年水产科普活动走进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

字体:

  “原来鱼是用鳃呼吸的!”“中华沙鳅的斑纹像彩虹一样漂亮!”9月26日,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一场以“关爱水生动物 保护美丽家园”为主题的水产科普活动,吸引了全校学生踊跃参与。活动中,孩子们带着求知的眼神,在专家趣味讲解与活鱼展示中探索着“鱼世界”的奥秘。

重庆市涪陵区畜牧渔业中心刘小华老师带来专家讲座,带领学生一起探秘“鱼世界”。

  “鲸鱼不是鱼,它可是哺乳动物哦!”来自重庆市涪陵区畜牧渔业中心的刘小华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揭开鱼类世界的神秘面纱。从鳃呼吸原理到鳍运动功能,从繁殖特点到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刘老师带来的“鱼类百科”讲座让孩子们直呼“真奇妙”。现场有奖问答环节更是引爆全场,孩子们踊跃举手,争相展示刚刚学到的知识。

重庆市水产学会向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赠送水产科普书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水生生物知识。

同学们簇拥在水族箱旁,认真观察鱼儿的动态。

  校园里,36块图文展板、15个水族箱活鱼展示更吸引着同学们参观停留。他们围成一圈,指着水中游动的鱼儿兴奋地观察讨论着。“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捕捞!”“草鱼和鲈鱼我吃过,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漂亮的品种!”三年级11班的董严鸽同学被中华沙鳅迷住了:“它身上的斑纹太美了!”另一名同学说,此次活动体验让她近距离了解了长江鱼类,感受到水生生物的魅力,也启发着自己用实际行动关爱水生动物,保护美丽家园。

在志愿者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鱼类的相关知识。

  “孩子们今天学到的知识,会成为他们未来守护母亲河的种子。”重庆市水产学会秘书长何忠谊强调活动意义时特别指出,科学放生才能保护生态平衡,希望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发动孩子们以“小手牵大手”,让更多的人了解水生动物、关注长江生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怡指出,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向同学们科普了水产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能够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主动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陈怡表示,在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将发动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利用每周星期三的“无作业日”和每周一的少队课程,进一步渗透、深化水产相关知识。未来,学校还将通过博物馆研学、社会实践等活动,让环保理念深植学生心间。

【纠错】 【责任编辑:江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