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制造业,共创新未来。9月25日,2025人力资源服务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人社系统、制造业企业代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代表、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及专家学者等齐聚山城,共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大计。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是优化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力量,在助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解决“大国工匠”短缺、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重庆红海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娄心静分享了企业从人力到成为企业生产力伙伴,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经验做法。
重庆红海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娄心静。
近年来,国家力促“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您认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如何从为企业进行人力输送转变成其生产力伙伴,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娄心静: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传统模式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与制造业之间多为 “供应商与人力输送”的合作关系。未来,二者应构建“伙伴与朋友”的新型合作关系。基于这一关系定位,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发展中,除持续保障人才供给外,还需聚焦制造业的校企融合需求与人才订单需求,进一步深化合作维度,为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供给提供更精准的支持。
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而言,需肩负“一手托两端”的使命:一方面,主动为制造业挖掘并开发所需人才,精准匹配企业用工需求;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制造业未来发展战略,围绕战略目标提前布局学校与学生资源开发工作,为制造业长远发展储备适配人才。
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主流的今天,红海人力如何帮助制造业企业在面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瓶颈时,通过数字手段驱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从而提升制造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娄心静:红海人力自1999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为民生促就业”的理念,深耕人力资源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自2020年起,红海人力着力从传统人力资源服务向数字化、AI智能化人力资源服务升级,具体实践如下:
其一,在AI技术应用与人才招聘领域,红海人力持续迭代 AI 技术,先后开发“红海直聘”等平台,开展跨区域人才适配与招聘服务,为制造业解决人才地域分布不均、招聘效率低等问题,助力企业高效获取所需人才。
其二,红海人力深度开发e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充分融合企业26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将组织管理、绩效管理领域的专业优势融入平台功能设计,为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组织管理、绩效管理与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赋能,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其三,在企业培训数字化建设上,红海人力开发“红海云课堂” 平台,可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企业网校高端定制服务。针对制造业工艺流程安全培训、试用期员工管理培训等需求,搭建线上培训体系,将企业日常培训转移至线上,有效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培训成本,同时提升培训的便捷性与覆盖面。
其四,在风险管控与用工管理领域,红海人力推出“红海法宝网”。该平台借助AI大模型分析能力,对制造业企业的用工管理与风险状况进行深度测评,精准识别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并提供科学、合理的优化建议,帮助企业规避用工风险,规范用工管理。
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红海人力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企业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联合开展首期“AI就创训练营”。通过该项目,红海人力将AI设备、AI工具及AI应用能力赋能高校学生,助力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深入认知AI技术,并掌握AI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相结合的应用能力,为行业培养具备复合型技能的未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