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重庆市林业局主办的2025重庆市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重庆市荣昌区举行。来自市、区县两级林业部门的干部、专家学者、基层林业工作者和志愿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守护绿色根脉凝聚力量。
古树名木是自然的“活化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价值。重庆市古树名木资源底蕴深厚。据悉,全市有登记在册林业部门主管的古树名木24027株,涉及71科157属287种,其中一级古树485株,二级古树2300株,分布在城乡各地,既是重要的自然遗产,也是承载历史与乡愁的文化符号。近年来,重庆持续推进普查建档、挂牌保护、抢救复壮和病虫防治等工作,建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为这些“绿色国宝”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启动仪式现场,诗歌散文展区与视频联展直观呈现了这些成果:一首首以古树为题的诗文抒写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影像记录讲述了北碚红豆杉、江津罗汉松、荣昌黄葛树群等故事,不少市民在屏幕前久久驻足。来自荣昌中学的学生李晨感慨道:“这些视频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古树的沧桑和珍贵,也提醒我们年轻一代要承担起保护的责任。”
重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保护古树名木成为全社会自觉行为,共同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推出“古树故事”短视频和“百年古树 百个故事”巡展,举办摄影展、诗文展,以影像与文字展现古树风采;开展“小记者探访古树”活动,让青少年走近古树、讲述古树;在节庆期间开展“五进”活动,把保护理念带进校园、社区和乡村,逐步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据介绍,近年来,荣昌坚持保护为先,常态化开展巡护和健康体检,让古树不仅“活下来”,更要“活得好”,融入市民生活。昌元街道黄葛树古树群就是缩影:14株古树历经数百年风雨仍枝繁叶茂,2017年改造后成为市民休闲的文化地标。
这种保护也延伸到校园。荣昌区吴家中学副校长熊富生介绍,吴家中学里有5棵挂牌保护的古树,最老的一棵黄葛树已有330年历史。师生们把日常养护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孩子们在浇水、除草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传承”的意义。
古树名木保护志愿者张玲表示:“以前对古树的印象就是一棵老树,现在也更加深度了解到它们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以后我会向身边的人多宣传一些保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