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擅自停药难察觉、老年人筛查易漏筛、跨机构信息不互通——这些不仅是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堵点’,更是全国范围内结核病管理面临的普遍困境。”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区县科主治医师陈健近日在谈及结核病防控工作时表示,随着重庆市结核病信息管理应用的正式上线,这些困扰正逐步得到解决。
为响应国家传染病专病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于2025年8月19日正式推出结核病信息管理应用,目前已在各区县定点医疗机构开展试点,并完成全市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培训,推动结核病管理迈向数字化、精细化。
据悉,2023年,国家疾控局印发《加快建设完善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推进传染病专病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全病程监测管理信息闭环”“打破不同机构间信息壁垒”的要求,为地方开展结核病等传染病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方向。重庆紧扣《方案》部署,结合本地实际,依托国家前置软件与重庆市“社会·渝悦・疫智防控”平台,整合多源数据,构建专病数据仓,打造出针对性的管理应用。
“建设这款应用,核心是解决三大关键问题。”陈健介绍,一是通过系统规范采集信息,提升患者信息安全性与准确性;二是实现对人、事、物的三闭环管理,“人”主要包括患者、潜伏感染者、重点人群等的“防、筛、诊、治、管、康”的全链条管理;“事”主要实现对疫情处置的发现、预警、处置、评价各环节监督;“物”主要实现药品、检验试剂的预测、采购、发放、调配的全流程管理,以此来构建防控工作更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三是打破疾控、医院、社区等机构的信息壁垒,推动数据互通共享,结束“各管一段”的碎片化管理模式。
据了解,该应用包含五大功能板块,全方位覆盖结核病防控需求:患者全程管理板块建立专病病案,动态跟踪不同群体健康状况;重点人群筛查与预防性治疗板块针对既往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等高危群体设置筛查提醒;学校结防板块规范密接管理、体检监测及疫情处置流程;实验室管理板块统筹病原检测数据;药品管理板块覆盖库存监控、调配预警、采购发放全流程,保障患者用药供应。
这些功能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防控成效。以往部分患者因病情好转或其他原因擅自停药,医生难以及时掌握,如今系统会自动预警未按时用药患者,医护人员可快速定位并提醒;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筛查人群,若次年未参与筛查,系统会实时提示,推动预防工作从“被动补漏”转向“主动干预”。“现在打开系统,患者用药、筛查情况一目了然,工作效率提升不少。”基层医护人员反馈。
据悉,目前,该应用正处于数据对比调适阶段,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进行数据比对,后续计划实现全国数据互通,确保患者跨区域治疗时信息“不断档”。同时,通过专病数据库建设,患者无需重复提交资料,健康信息推送更精准。
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所长吴成果表示,此次信息管理应用的上线,是落实国家传染病防控信息化政策的具体实践,未来将持续优化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结核病疫情感知与预警能力,为全国结核病数字化管理提供可借鉴的地方经验。(蒋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