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清晨,一列高铁准时停靠南川北站。重庆市超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群工业)工程师魏九波随着人流走出车厢。
20多分钟前,他从重庆东站上车。过去一年,他每周都要在茶园的家和南川工厂之间往返两三次,在高速公路上要开一个多小时。如今,高铁把通勤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飞驰的列车正为南川送来更多人才。
通勤时间缩短,人才愿意留下来
就在高铁开通前不久,超群工业刚刚错失了一位上海交大的材料学博士,人都来面试了,却因为交通问题放弃了。此前,从南川到上海需要到重庆中转,全程将近8小时。
南川区经信委副主任陈云霞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多个类似案例,有的专家来了又走,有的项目谈了又停,问题都出在交通上。南川超过三成创新型企业都遇到过这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高铁的开通改变了一切。现在从重庆到南川只要一刻钟,到长沙也只要4个小时。今夏招聘季,超群工业招到了好几位长沙、福建的工程师。高铁从厂外经过,现在成了最好的招聘广告。
高铁催生“潮汐人才”新模式
9日上午8点半,重庆优钛实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已经开始忙碌,总经理张群在等待重庆理工大学的周志明教授。
高铁40分钟就能到水江西站,主城区的专家们不用提前赶路也能准时到达工厂。
这种便利催生了一种新的人才引进模式,南川称之为“潮汐人才”——不要求专家常驻,只需在项目需要时前来指导。高铁让这种“候鸟式”工作模式成为可能。
上海中医药大学林晓教授就是以这种模式参与研发,让南川的上药慧远公司研发的中药奶茶成了网红产品;重庆理工大学的团队每周都会来超群工业,帮助解决轮毂降噪的技术难题。“请了外援,就像开了外挂。”一位企业负责人笑着说。
高铁带来多元化发展机遇
金佛山脚下,“荣芳草堂”民宿的主人陈霞最近特别忙碌。他刚把民宿里外整修一遍,还新增了露天电影和自然体验项目,“重庆客人早上吃碗小面后坐高铁出发,中午就能到南川徒步,今年夏天的客流比去年增加四成。”他说。
高铁带来了游客和投资民宿、农家乐的新农人。便捷、快速的高铁,让这些新农人能轻松往返于城市和经营场所。数据显示,今年金佛山景区的民宿、农家乐数量增长迅速,特色农产品日益走俏,重庆灏天农业开发的黄精制品,将打造成为新的“南川伴手礼”。
傍晚时分,又一列高铁缓缓驶离南川北站。站台上,不少游客正在拍照留念。对这座刚迈入高铁时代的小城来说,飞驰的列车不仅带来了远方客人,更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记者 刘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