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到大足”专题陈列展。新华网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供图)
新华网重庆9月9日电(韩梦霖)2025长江文明论坛将于9月17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除主论坛外,还将同期举办系列文化研讨交流活动,包括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2025世界大河歌会、长江流域非遗交流展示、“从敦煌到大足”专题陈列展、“新韵重庆”无人机表演、长江文化探访交流等。
据介绍,本届论坛实现了从国内论坛向国际论坛转变、从文化主题向综合主题转变、从单一场景向综合场景转变。论坛主题为“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国内外专家将围绕主题,共话文明传承、共商文化交流,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
本届论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场景更加多元多样。比如,长江流域非遗交流展示活动,将围绕“守护长江文脉 传承千年匠心”主题,邀请长江流域13个省区市文旅主管部门和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机构参加,内容包括长江流域非遗保护协同机制会商、长江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介、长江流域非遗精品展,以及“跟着非遗游长江”非遗旅游地图发布等活动。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幸军介绍,作为此次长江流域非遗交流展示活动的重点内容,长江流域非遗精品展遴选了长江流域13个省区市100项非遗代表性项目、800余件非遗精品参展,是重庆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非遗展览。同时展览互动性强,邀请了40位非遗传承人到现场进行展示,让大家直观感受刺绣、陶瓷、石雕、漆器等各地非遗项目的魅力。推介会期间,还将发布“跟着非遗游长江”非遗旅游地图,让游客拿着地图沿着长江,走进各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旅游景区、非遗体验点位等,为文旅产业发展和带动消费注入新的活力。
世界大河歌会现场(资料图片)。新华网发(万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万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蒋艺义介绍,今年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大河歌会,首次作为长江文明论坛同期举办活动,活动邀请到国内知名艺术家倾情献唱,还有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的“异域好声音”热情加盟,演出曲目既有根植本土的经典之作,也有世界大河流域的动人乐章。为提升歌会沉浸感,主办方在以高峡平湖璀璨夜景为背景的基础上,将把舞台设计延伸至长江游轮上,引入多媒体光影技术,增加江上火壶表演。在观众体验层面,歌会编排多个环节呈现“全场大合唱”,让每个观众都成为歌会艺术的一部分。
今年是龙骨坡遗址发掘四十周年,巫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黄勇介绍,论坛举办期间,将同期举办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届时,来自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专家和高星、夏正楷、黄万波等60余位国内学者,将围绕“龙骨坡遗址的发掘、保护与利用,东亚人类起源与演化”等课题深入探讨,对包括中国史前遗址系统比较研究、人类起源研究等相关领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介绍,2023年、2024年两届长江文明论坛累计邀请了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社科机构、文博单位共2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交流。与会专家紧扣“长江文化传承发展”“长江文化建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大力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线路的长江样本”等专题进行主旨演讲,相关成果汇聚成了《长江文明论坛文集》,共收录文章75篇,51万余字。其中,关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题材文艺精品创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已转化为重要政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