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新举措 以暖心服务营造留渝来渝的良好氛围-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9/08 11:29:17
来源:新华网

强化新举措 以暖心服务营造留渝来渝的良好氛围

字体:

  主持人:今年,重庆市的高校毕业生超37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而且今年还有留渝来渝40万的目标,那么能不能请您分享一下我们重庆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中有什么好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

  李林峰:青年兴则城市兴。去年,我们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通过强化政策扶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培育体系、优化服务供给等一系列措施,累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34.5万人。其中,我们按周接续举办留渝来渝对接服务活动,既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拓宽了岗位供给渠道,也浓厚了留渝来渝氛围。相关市级部门的鼎力支持也为毕业生的留渝来渝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住房城乡建委、团委等部门推出的免押金入住、租金折扣、青年人才驿站等措施,为留渝来渝青年住宿提供了保障;民政、总工会、团委等部门举办的“青春之约”“渝见·会聚良缘”等活动,为留渝来渝青年提供了婚恋交友平台。我们也积极利用重庆作为网红城市的特点,在劳动节、国庆节等旅游旺季上演了“两江四岸”灯光秀,向全国青年既展示了重庆魅力,又发出了诚挚邀请。

  今年,我们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经验,创新升级一系列做法措施,以更加有力的政策、更加周到的服务,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具体可概括为“1234”,即开展一次评价、出台两项政策、公布三张清单、实施四项计划。

  一是开展“一次评价”。建立工作评价机制,在年底时,对高校、部门和区县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情况开展一次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应用于区县就业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以及高校办学资源配置、教育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二是出台“两项政策”。首先是12个县制造业企业就业补贴政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我市12个县制造业就业可享受1000—3000不等的就业补贴,最长可补贴3年;其次是高校毕业生招录聘考试专项政策,允许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报考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发布的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不再受就业合同(协议)签订、工作经历、社保缴纳等情况的影响。三是公布“三张清单”。分别是人才供给清单、岗位需求清单、技能需求清单,其中人才供给清单,帮助企业和区县了解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便于有针对性的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岗位需求清单,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技能需求清单,帮助培训机构根据企业和青年的发展需求,针对性组织培训。四是实施“四项计划”。分别是万名大学生基层就业支持计划、万名青年技能培训专项计划、十万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十万大学生职业体验行动计划。

  今年以来,市领导高度重视,定期调度青年就业情况,专程出席市外重点高校招聘对接活动,市级部门、区县、高校三方合力,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工作,成效好于去年。截至7月底,全市促进青年留渝来渝27.3万人,同比增加8.3%;其中,市外来渝5.1万人,同比增加96.2%。这里,也借此机会,感谢新华网对重庆青年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