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稳就业 以真金白银传递强企惠民的民生温度-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9/08 11:29:24
来源:新华网

聚力稳就业 以真金白银传递强企惠民的民生温度

字体:

  主持人:2024年9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里面提到了许多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举措。请问我们重庆在贯彻落实国家文件的做法或者思路?

  李林峰:今年5月19日,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重庆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阶段性目标,按照就业机会充分、就业环境公平、就业结构合理、人岗匹配高效、劳动关系和谐、就业公共服务保障健全等6个维度,提出了城镇新增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等19项具体指标。

  为完成各项指标,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我们围绕高质量岗位开发、结构性就业矛盾破解等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最关心的问题,细化提出了6个方面19条工作举措,以真金白银、暖心举措传递强企惠民的民生温度。

  第一个方面,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我们聚焦产业和就业协调联动,构建就业友好型社会,提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实施高端产业引领就业提质扩容行动、实施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工程、促进区域间就业均衡发展4条措施。比如,对就业示范效应好的经营主体,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用地、用工保障及政策支持。开展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在制定重大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布局重大生产力时要开展岗位创造、失业风险评估,优先推动落实对就业工作有促进作用的政策、项目。

  第二个方面,优化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供给。我们聚焦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出强化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精准匹配、深入实施“巴渝工匠”行动计划2条措施。其中,在强化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精准匹配方面,主要通过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来培养产业所需人才,比如支持发展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等前沿学科或急需专业,减少和取消一些就业质量不高或者就业非常困难的专业。在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方面,提出健全城乡一体全生命周期就业培训机制,根据市场的需求,建设培训平台、调整培训目录,提高就业技能,每年培训15万人次以上。

  第三个方面,稳住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根据不同就业群体特点,分类采取就业措施,完善多元化就业支持体系。比如,针对高校毕业生总量屡创新高,我们持续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打造“青来渝州”就业创业综合体等平台,优化青年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营造良好就业环境。针对退役军人、农民工、困难人员等群体,因人施策,分类开展职业指导、岗位推介、技能培训等服务,努力让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都能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

  第四个方面,构建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良好局面。通过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3条措施,充分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比如,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上限,个人额度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企业额度由4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获得创业担保贷款的企业或个人还可以享受50%的财政贴息以及0.5%/年的担保费补贴。政策叠加后,获得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的个人或企业只需要支付1.7%左右的贷款利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第五个方面,提升超大城市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我们将加快“渝悦·就业”应用场景建设、完善就业公共服务机制。比如,推进就业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让群众只跑一次、甚至不跑路就能办完事办好事;我们将就业公共服务下基层,打造“家门口服务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能获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

  第六个方面,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为保障好劳动者就业权益,我们将采取提高劳动者收入、保障平等就业权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社会保障力度4条措施。比如,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我们将持续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营造公平就业环境;我们将实施欠薪治理综合改革,加强工程建设等领域欠薪治理和欠薪信用监管,守护劳动者的“钱袋子”。

  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六个方面政策举措,促进就业机会更加充分、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就业结构更加合理、人岗匹配更加高效、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就业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更加健全,加快形成高质量充分就业格局,让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