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哨兵”守护社区 “智慧大脑”提升幸福感-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9/07 09:50:47
来源:重庆日报

“数字哨兵”守护社区 “智慧大脑”提升幸福感

字体: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96岁居民杜素珍醒来后感到有些不适,便伸手触动床头的紧急呼叫按钮。社区网格员邵芳的手机随即响起警报声。

  邵芳立刻动身前往老人家,路上联系了老人的儿媳文秀清。两人赶到后,发现老人只是感冒不适,服用药物后,情况逐渐平稳。

  在邢家桥社区,这样高效、精准的民生服务场景正逐渐成为常态。

  作为两江新区最早出现的混合型社区,这里曾面临设施旧、服务缺、风险多、管理乱等典型老旧社区难题。

  如今,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和AI赋能,社区不仅成功解决了诸多“旧、缺、险、乱”问题,更让办事效率提升40%以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50分钟排除燃气泄漏险情,“电子哨兵”24小时在岗

  “滴!检测到甲烷浓度超标,立即调度处置!”近日,人和场农贸市场周边的燃气监测系统发出警报。

  “141”基层智治平台第一时间派单至人和街道应急管理岗、邢家桥社区和燃气公司。

  10分钟内,三方人员悉数抵达现场,实施短暂停气、排危处理并拉起警戒线,网格员同步在微信群向居民解释情况。

  50分钟后险情排除,甲烷浓度恢复正常,供气恢复。

  “那时是下午5点,正是做晚饭的高峰期,但因为处置及时,几乎没造成什么影响。”一位社区居民回忆道。

  无人机自动识别违法停车,摄像头全天候监控外墙砖脱落风险,AI电动车识别系统精准拦截进梯车辆……一系列物联网传感器、智能摄像头如同忠诚的“电子哨兵”,日夜守护着社区安全。

  14小时抽干车库3米深积水,应急响应跑出“加速度”

  7月9日,连续暴雨导致人兴支路积水大量下灌到人和大厦和金秋楼。人和大厦负一楼库房积水深度超过20厘米,金秋楼一废弃车库积水深达3米。

  当日上午10点20分,社区网格员袁碧敏巡查时发现险情,立即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上报。

  10分钟后,街道应急管理岗人员到达现场,社区副主任张云强同步协调应急队员携带抽水设备赶来抢险。

  10名应急队员操作3台抽水泵连续作业14个小时,到次日凌晨,险情彻底解除。

  “楼下积了3米深的水,大家有些害怕。”金秋楼居民何云碧说,“没想到社区工作人员来得这么快,处理得这么彻底。为他们点赞!”

  “智能三件套+五级呼叫”,全天候守护老人安全

  邢家桥社区现有60周岁以上常住人口1800多人,且逐年递增。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社区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了物联网智慧设备“三件套”(烟雾报警器、紧急呼叫按钮、人体移动探测报警器)。

  为确保数字设备发挥实效,社区还建立了“五级呼叫机制”——从本人、监护人、网格员到网格长、监督员、值班人员,再到街道管理员,确保老人呼叫得到及时响应。

  几天前,72岁的独居老人陈万英外出回家后,因为长时间待在楼道里休息,触发了人体移动探测警报。“社区工作人员马上就打电话来询问,让人心里很暖啊。”陈万英笑着说。

  据统计,依托这“三件套”和“五级呼叫机制”,截至目前社区已累计处置各类老年居家风险警报69条,其中火灾风险33条、紧急风险20条,实现对老人居家状态的精准监测。

  “我们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加强基层智治平台的使用,从群众反映的高频问题出发,优化办事机制和流程。”党的二十大代表、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谢兰表示,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社区前哨探头作用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这就是数字化带来的便捷。

【纠错】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