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以“智能 互联 创新 共赢——共创数字陆海新通道”为主题的2025中新(重庆)国际数字合作论坛在渝举行。
现场汇聚了来自中新两国及东盟国家的政府领导、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300余人,共话中新数字合作新机遇。
形成33项具有首创性的制度型开放成果
今年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施10周年。10年来,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渝新双方紧密合作,紧扣“现代互联互通”“现代服务经济”两大主题,积极推动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重点领域合作,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347个、金额259亿美元,率先在陆海新通道、跨境投融资通道、国际数据通道等方面形成33项具有首创性的制度型开放成果。
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渝新双方企业在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数字合作领域持续突破。
2018年,双方设立中新首个信息通信联合创新发展资金,迄今已累计支持60余家渝新企业(机构)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2019年,中新两国运营商共同建成中国首条、面向单一国家、“点对点”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跨境数据传输时延降至60毫秒,为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智能制造、低空经济、远程诊疗等合作提供数据安全直达通道。
近年来,双方大力推动数据跨境流通,积极探索离岸数据服务、跨境可信数据空间等合作,为促进亚洲各国数字合作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实践案例。
深化数字互联互通合作,共创数字陆海新通道
在此次论坛上,双方聚焦共创数字陆海新通道,持续深化中新数字合作:
高站位推进双城协作——渝新两地高效推进项目合作,现场共签约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合作、数据跨境合规与数据安全服务平台、中新医疗技术联合开发、华智未来AI应用示范国际合作中心、中新数字资产RWA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等15个中新数字合作项目。
高质量推动项目发展——论坛上,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和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共同为中新互联互通1个标志性项目和中新云化数据安全服务平台、低空慧眼项目等7个示范项目进行授牌。项目集中体现了中新合作“创新”与“智能”特点,为行业创新发展树立新标杆。
高标准管理数据出境——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清单》,清单重点聚焦服务重庆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涵盖汽车产业“研产供销服”全业务链条共4个业务活动、9个业务场景、110个数据项。清单的发布,标志着重庆市在跨境数据流动便利化服务创新改革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深化创新资源联动,共建智慧发展新格局
数据是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要素,跨境数据协作成为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此次论坛上,中新两地专家学者就国际数字合作,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数据合作提出了新的思考:
数字合作共享机遇——老挝技术通信部国家互联网中心副主任赛索姆旺·苏瓦纳翁在演讲中表示,数字丝绸之路和数字陆海新通道潜力巨大,老挝与中国合作奠定区域数据流动基础,为中老铁路与数字基建协同发展带来机遇。
AI赋能共赴未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杨凯棣、新加坡恩士讯(NCS)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李珊、阿里云智能集团大模型技术交付总监余亮分别作主题演讲,为中新两地探索人工智能合作提供前沿思路。
数字贸易共促繁荣——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学文、上海数据集团航贸总监林力分别作《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抓手 创新引领推动国际化发展》《航贸数字化新生态构建的实践与分享》主题演讲,分享跨国数字合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