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9月6日电(韩梦霖)9月6日,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重庆市经信委发布了第三批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名单。此次共有64个新产品入选,涵盖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动力电气装备、交通运输装备、智能检测装备、医疗装备六大领域,集中体现了重庆在高端装备研发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最新突破。
发布会期间,举行了新产品授牌、研发人员表彰及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重庆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所、重点用户单位现场签订合作协议。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有效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加快应用,从“首台(套)”向“多台(套)”跃升,进一步拓展市场应用空间。
以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通风控制器为例,该智能通风控制器能够快速适配新风机组、净化机组、除湿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等传统设备,通过加载温湿度、洁净度、风量、能耗等多维度数据模型和AI算法,让传统设备一跃成为“智慧节能终端”,实现智能调风、空气动态净化与能效优化,综合节能达10%至30%。目前,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全国2200多个项目,为众多老旧通风系统注入全新智能活力。在重庆某医院ICU中节能达到21.3%,在成都某电子厂房改造项目中,系统综合能耗降低26.5%,温湿度控制精度提升60%。
此次发布的典型代表产品还包括:中国煤科重庆院的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机器人,是国内首台集定位导航、自主移机锚固、工况感知及自动钻进于一体的智能化钻探装备;七腾机器人的防爆四足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和危险环境中自主完成巡检任务;中科摇橹船的3D线激光轮廓相机,可实现0.2微米的检测精度,实时输出高精度的深度数据或3D点云数据;中车长客的双流制市域列车运用国内首创的双流自动切换技术,实现市郊与城区互联互通。
智博会期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展也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3馆同期举办。展览面积约1000平方米,汇聚51家企业、81款产品,设置智能制造装备、环保装备等六大展区。
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重庆累计有近700项装备产品纳入首台(套)推广目录,实现销售1500余台(套),金额超80亿元。自2023年起,重庆已认定97家企业160款产品,不断推动技术突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介绍,举办此次发布会和成果展,既是集中展示重庆装备制造业创新成果,也搭建起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对接的重要平台。通过政策支持、市场拓展、项目签约等多重举措,重庆正加快推动首台(套)装备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制造强市”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推动首台(套)装备在‘创新—应用—再创新’中不断升级,让更多‘首台突破’成长为‘成套优势’。同时,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强川渝协同,合力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持续开拓市场化发展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