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村民在管护葡萄。
图②:桃子是村里的致富产业之一。
图③:游客体验采摘乐趣。记者 甘昊旻 摄
永安村,位于南平镇东南部,森林覆盖率超9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8~10万个。这里山清水秀,土壤富硒含量高,拥有农旅融合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该村立足生态与富硒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这桃子口感非常不错,特别甜而且很脆。”280亩桃园内,游客手提竹篮穿梭其间,品尝亲手采摘的第一口鲜甜。据了解,该桃园凭借优良品质,广受市场青睐,年产值百万元,是村里的特色致富产业之一。
永安村的农旅融合,远不止于桃园,富硒土壤这块“金字招牌”,让土地既生美景也生财富。550亩蓝莓基地不仅是绿色风景线,更是带动增收的重要平台,每年吸纳村民务工超千人次,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元,有效提升了村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此外,腊梅真硒葡萄、西瓜、大树茶等多种富硒农作物种植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村里的“原滋果酒”项目是三产融合的典型代表。4000平方米厂房与70亩示范基地年产果酒1200吨,产值达1500万元。“我们发动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青梅,企业保底回收。果树盛果期,每棵树可为村民增收二三百元。”永安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杨明静介绍道。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原料供应,又让村民深度参与产业链,共享发展红利。依托青梅产业,村里还形成了“赏青梅花、摘青梅果、吃青梅鸡、品青梅酒”的新链条。游客循香而来,满载而归,消费转化为村民收入,生动诠释了三产融合的成效。
如今,永安村正以“大旅游”思维突破单点发展局限,擘画新图景:对内,神龙峡漂流、冰泉水乐园、四季瓜果采摘、乌坡趟露营、古步道徒步等“家门口的资源”串联成线;对外,联动云雾村宝象寺的禅意、红山村茶山的醇香、懒懒山谷的亲子之乐,使散落资源组合成丰满的文旅画卷。
这种内外联动、串珠成链的实践,推动乡村文旅从“单打独斗”迈向“抱团共赢”,催生出特色鲜明的集群效应。随着集群活力持续释放,永安村的农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也让村民对“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未来充满期待。(见习记者 龚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