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升级正成为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的关键一环。在渝北,许多企业积极投身数字化改造,实现了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进而带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长安汽车渝北数智工厂,一台台工业机器人挥臂作业、物流小车来回穿梭、自动传送有条不紊……总装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快速组装长安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品牌的新款车型。这个坐落于创新经济走廊的市级先进智能工厂,不仅配备了智能化程度极高的800余台设备,还拥有超过200个全自动化工作站,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让车间生产自动化率高达90%以上,能够实现在每60秒内便有一辆汽车下线的惊人效率。
“通过对传统汽车工厂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生产线减少了一半多人工,为企业节约了制造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让制造有了更高的精度。”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说。
除长安汽车外,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的高端智能摄像头模组制造智能工厂,也是一个典型的数字智能化应用的案例。在其高端智能摄像头模组制造的智能工厂内,自动化机械臂在生产线上轻盈挥舞,精准地抓取并组装摄像头模块,确保每个环节都高效且精准。传送带将加工完成的摄像头零配件无缝输送到下一工序,经过十余道智能化的加工流程后,一颗颗精致如豌豆大小的高端摄像头模组逐渐成形。随后,这些成品会转入系统进行烧录和检验测试,确保每一个产品都达到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整个生产线流畅而高效,一环紧扣一环,展现了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深度融合。
“通过智能化改造生产工序,我们成功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在稳固移动终端市场的同时,天实精工积极向汽车电子领域进军,成功拓展了车载摄像头市场,并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增设了生产线和测试线。目前,该公司18条生产线全速运转,向着全年15亿元销售目标全力进发。
如今,智能制造正重塑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与竞争格局,推动该行业朝着更高质量、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为此,渝北区还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展重大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课题研究。通过搭建高校、企业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平台,渝北区成功打造了一个自主可控、可持续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另外,渝北区坚持“以硬促软”的策略,推动软件技术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力,从而构建出现代化的新型生产模式。通过引入浪潮工业视觉等国内知名企业,渝北区为企业提供了前沿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和专业的技术支持。渝北区还积极引导区内3000余家制造企业和6万余家传统商贸服务企业投身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共同探索制造业升级的新模式。(记者 欧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