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重庆8月22日电(李海岚)第三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大会21日在重庆市奉节县举行。国内知名专家、川渝省级部门领导及两地文旅、气象、企业代表等23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川渝气候经济发展。
本次大会以“挖掘生态产品气候价值,释放气候经济发展潜能”为主题,由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共同支持。活动旨在探索挖掘川渝地区生态产品气候价值和转化路径,释放旅游、康养等气候资源经济转化潜能,增添地区生态旅游、康养等绿色发展动能。
会上,重庆市气象局与大足区、武隆区、忠县区、奉节县人民政府就气象赋能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达成合作,通过智能推荐乡村旅游热点景区,开展乡村旅游气候资源评估和共建气象旅游传播矩阵等方式,用数字气象赋能乡村旅游,创新乡村旅游服务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品牌效应。
中国天气·健康气象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丰都县南天湖景区、石柱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万盛旅游度假区和武隆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签署合作条约,围绕高山避暑旅游景区山地气候资源闲置与康养需求增长的矛盾点,联合开展气候疗养机理研究、气候疗养服务产品开发、气候疗养专业人员培训,共同打造避暑+特色气候康养服务体系建设示范,提升景区康养产业附加值。
大会还举行了推进多源数据融合研究、提升居民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签约,以及游巴蜀天气通项目启动仪式、气候生态产品宣传联盟启动仪式。
据介绍,近年来,重庆气候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明显。奉节围绕“三峡凉都”资源,设计8条避暑旅游路线,打造三峡之巅日出、金凤云海等气象景观观景台,将气候资源有效转化为旅游资源,2023年奉节“三峡凉都”避暑季单日游客最高7.5万人次,带动周边490家市场主体、3500余名居民增收。江津利用气候指标对江津花椒品质严格把关,助力“江津花椒”品牌价值,从2018年18亿元逐年提升至2024年189.73亿元。巫山通过气候品质和品牌价值评估科学赋予特色农产品身份和品牌形象,助力巫山脆李品牌价值、产值、产量从2019年的16.28亿元、12亿元、8.7万吨上升到2024年的34.08亿元、21亿元和14万吨,2024年带动6万余户果农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下一步,重庆市气象局将充分发挥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科技支撑作用,持续聚焦农业、能源、旅游、康养、双碳等方向,深入开展多源的数据监测评估、客观转化技术方法、定量经济价值核算、有效转化途径与政策、实践的转化应用场景等研究,打造气候资源变现气候资产交叉领域复合型科技创新研发团队,打通产学研用渠道,提增气候资源经济转化科技成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