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早上8点,长寿湖镇指挥中心“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突然响起警报——长寿湖饮水源保护区的自动识别摄像头系统发现有人垂钓。指挥中心5秒内完成指令分派;6分钟后,就近巡逻的“2+5+N”执法小队抵达现场;工作人员对垂钓者行为进行制止,并对其处50元罚款。这场高效处置的背后,是长寿湖镇创新推行的大综合一体化“2512”工作法。
数字赋能:5分钟响应破解执法难题
“过去湖区执法靠人力巡查,现在智能设备能自动识别异常。”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介绍,该镇投入50万元增配45套智能感知设备,构建“1+3”立体化指挥网络,实现区、镇、村三级联动。通过“2512”工作法(24小时联勤、5分钟指令下达、10分钟人员到位、2小时结果反馈),今年已快速处置游船超载、占道经营等问题42起,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较传统模式提速60%。
队伍重塑:50人“全能战队”守护绿水青山
在长寿湖西岸生态保护区,专职执法队员李强正带着5名辅助队员开展日常巡查。这支由镇政府、镇派出所、国企人员混编的50人队伍,创新采用“2+5+N”工作模式(2名专职+5名辅助+N名乡村治理员),覆盖全镇40个网格。通过“传帮带”机制,今年以来,该队伍累计开展联合执法26次,整改问题线索109条,湖区违法行为同比下降62%。
机制创新:“三色分流”让治理更精准
“游客投诉烧烤摊噪声,系统自动标记为‘黄色事项’,直接派给村居处理。”镇基层治理中心工作人员演示着“三色分流”机制:绿色事项网格自处、黄色事项村居办理、红色事项镇级专班解决。配合“一五一十”快速反应机制(1分钟响应、5分钟到达、10分钟上报),今年办结的156件民生诉求中,98.6%实现“小事不出村”。场镇商户陈老板感慨:“昨天反映的垃圾清运问题,2小时就解决了!”。
效能跃升:从“九龙治水”到“一网统管”
在最近的水上安全专项整治中,交通、环保等部门联合长寿湖镇通过“综合查一次”机制,2天内完成17艘游船的全方位“体检”。这种多部门协同模式,既避免重复检查,又将执法扰企频次降低30%。数据显示,该镇通过整合56项执法事项,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行动32次,市场主体满意度达97.3%。
“我们将继续深化‘2512’工作法,让智慧治理既跑出速度,更传递温度。”长寿湖镇党委书记程康表示。如今,这套融合数字赋能、队伍重塑、机制创新的治理模式,正成为重庆基层智治改革的一个鲜活样本。(余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