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医聊健康”。
在抗衰治疗领域,我们常听到一个共识:东方人的肤质与衰老轨迹,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比如,东方皮肤更易出现色素沉着、疤痕增生,软组织易松弛下垂,而骨骼支撑力相对较弱,这些差异让“一刀切”的抗衰方案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那么,如何从东方肤质特性出发,设计出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抗衰策略?如何通过“分层抗衰”理念进行干预?
今天,我们邀请到重庆军科整形美容医院皮肤科院长岳国斌,和我们聊一聊相关话题。
主持人:岳院长,您好!
岳国斌: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求美者在抗衰老诉求上有哪些特点?
岳国斌:求美者的抗衰诉求呈现三大特征:第一,追求“自然感”,强调保留个人特质而非过度改变,例如希望淡化法令纹但保留面部柔和线条;第二,关注“肤色与肤质”的同步改善,因东方皮肤易出现色沉、毛孔粗大问题,求美者常将抗衰与美白、细腻度提升结合;第三,注重“预防性抗衰”,年轻群体对初老迹象的干预需求提前,倾向于通过光电、微针等轻医美手段延缓衰老进程。此外,东方人对“痛感”和“恢复期”的耐受度较低,更青睐微创或无创技术。这些特点要求治疗方案需兼顾效果自然性、功能复合性与体验舒适性。
主持人:现在流行问题肌加面部年轻化的联合解决,有什么方法可以综合的去改善呢?
岳国斌:问题肌包括敏感肌、痘坑痘印、黄褐斑、色斑、疤痕等与面部年轻化需求的联合改善,核心在于“先修复屏障、再精准抗衰”,通过分层治疗、技术协同实现“皮肤健康+年轻态”的双重目的。
举个例子,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面临着这样的困扰:脸上既有痤疮、黄褐斑等皮肤问题,又希望同时实现面部年轻化,对抗松弛和细纹。这就是“问题肌+抗衰”的复合需求,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联合方案一站式解决的,而黄金微针就是其中的核心之一。因为它独特的“微针穿刺+射频能量”双重作用,能兼顾问题肌改善和紧致提升的抗衰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搭配中胚层疗法如定制水光、胶原等,形成“1+1+1>3”的协同效应,既能为皮肤深层补水,又能抑制黑色素生成,同时为胶原再生提供“原料”,强化抗衰效果,整个方案遵循“先清障、再修复、后收紧提升”的逻辑,让皮肤从内到外呈现健康紧致的年轻态。
主持人:您如何理解“分层抗衰”和“联合治疗”?
岳国斌:分层抗衰是基于皮肤衰老的多层次机制提出的精准干预策略。皮肤衰老并非单一层面问题,而是表皮层色沉、真皮层胶原流失、皮下脂肪层下垂、筋膜层松弛等多维度变化的综合结果。分层抗衰的核心在于“对症下药”,如通过光电技术改善表皮色素问题,射频微针刺激真皮胶原再生,溶脂或填充调整脂肪层轮廓等,这种分层处理能更精准地解决各层次衰老主因,避免“一刀切”的粗放式治疗。
联合治疗则是分层抗衰的进阶应用,强调技术间的协同效应。单一手段往往存在局限,如超玛吉紧致后皮肤可能暂时干燥,联合水光针补水可强化效果等。联合治疗需遵循“动态组合”原则,根据个体衰老特征选择技术搭配,同时严格把控治疗间隔与能量参数,确保其有效性。
主持人:如何为不同年龄层、不同衰老问题的求美者设计个性化的、循序渐进的综合方案?
岳国斌:25-35岁以预防为主,侧重光电嫩肤、注射控制动态纹,配合早C晚A护肤品;36-45岁进入“骨肉失衡”期,建议结合玻尿酸填充鼻唇沟、下颌缘提升,辅以超玛吉或超声炮深层紧致;46岁以上联合手术与非手术,针对严重松弛采用“上面部提升+中下面部填充”策略。总之,方案需遵循“由浅入深、由无创到微创”的递进原则,每1-2年动态评估衰老进展,避免“一步到位”的激进治疗。
主持人:未来5-10年,您认为抗衰领域最具潜力的技术方向是什么?
岳国斌:未来5-10年,抗衰领域最具潜力的技术方向将集中在“智能诊疗”方面。
智能诊疗系统将推动个性化抗衰,基于AI算法分析皮肤衰老轨迹,结合3D成像技术动态模拟治疗效果,精准匹配分层抗衰方案,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干预。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岳院长的分享,同时感谢大家的关注,本期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岳国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