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生命大转移——巫山成功避险危岩崩塌纪实-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8/18 14:24:50
来源:“巫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夜幕下的生命大转移——巫山成功避险危岩崩塌纪实

字体:

  8月14日晚,巫山县大溪乡境内垮岩子危岩发生局部崩塌。因当地发现隐患及时,转移群众快速,妥善安置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

  发现险情 争分夺秒传警报

  最初发现该危岩崩塌隐患的,是大溪乡军营村党支部书记曹让国,他也是该村的群测群防员。

  因前段时间遭遇持续干旱,近几日又受到持续性强降雨,该区域极易发生地灾险情。每天,他都要在村里进行巡查,查看有无险情。

8月14日晚,大溪乡工作人员、应急救援队伍、地质专家等前往危岩崩塌区查看情况。.jpg

8月14日晚,大溪乡工作人员、应急救援队伍、地质专家等前往危岩崩塌区查看情况。

  “那天晚上8点半,我像往常一样在村里巡查。”曹让国回忆道,“走到军营村1组枣子树包时,突然发现村道内侧多了一块从没见过的大石头。联想到多年前该区域发生过危岩崩塌,于是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了大溪乡政府。”

  接到曹让国的报告后,大溪乡党委政府没有片刻迟疑,立即将情况上报给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干部与驻守地质工程师赶赴现场。

  同一时间,曹让国接到大溪乡党委书记余军华的电话:“现在天黑情况不明,但老百姓的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要尽快将他们转移出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随即,曹让国召集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通知受威胁村民撤离。

  安全转移 妥善安置暖民心

  被安全转移的村民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大家都说多亏了干部的快速反应,才让他们毫发无损。

  “我们正在江边钓鱼,突然接到村里电话说山垮了。赶到码头时,干部们已经拉起了警戒线。我想回家拿些贵重物品,他们坚决不同意,说‘东西没了可以再买,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说起当时的场景,村民彭明英至今心有余悸。

8月14日晚,大溪乡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jpg

8月14日晚,大溪乡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

  “村支书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敲门,让我们全部都走。他们还专门调来船只,等所有人都到齐后,先用船运到对岸,再用汽车把我们送到安置点。”

8月16日,村民黄志祥打电话给在外务工的家人报平安。曾露 摄.JPG

8月16日,村民黄志祥打电话给在外务工的家人报平安。

  在临时安置点休息的村民黄志祥对转移过程赞不绝口:“政府也想得很周到,这里连洗漱用品都准备好了,吃的住的也很妥当。”

8月16日,受灾群众在安置点吃午餐,情绪平稳。曾露 摄.JPG

8月16日,受灾群众在安置点吃午餐,情绪平稳。

  截至14日晚11点,军营村1组受威胁村民20户42人全部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次日清晨,根据地质专家研判,垮岩子危岩崩塌危险范围扩大,乡政府再次组织周边5户21人紧急转移。

  至此,受威胁村民25户63人全部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

  科学监测 筑牢生命防护网

  一边安置好群众,一边做好再次崩塌预防。

  据驻守地质工程师马加军介绍,此次崩塌为垮岩子危岩左侧部分岩体,崩塌体长约20米,宽约15米,厚约10米,总体积约3000立方米,后缘陡崖已出现新裂隙,存在二次崩塌风险。

巫山县大溪乡垮岩子危岩崩塌前后对比图。.png

大溪乡垮岩子危岩崩塌前后对比图。

  “我们安装了裂缝监测仪及倾斜仪等设备,24小时密切监控。后续还将开展危岩及周边的应急调查,进一步核实危岩体范围、规模及威胁范围,评价危岩体稳定性,尽快开展该危岩体的应急治理工作。”

崩塌危岩强变形区。.png

崩塌危岩强变形区。

巫山县大溪乡垮岩子危岩崩塌全貌。.png

大溪乡垮岩子危岩崩塌全貌。

  同时,大溪乡政府在专家指导下划定危险区范围及影响范围,落实专人巡查和24小时值守,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地质专家到现场踏勘危岩崩塌情况。.jpeg

地质专家到现场踏勘危岩崩塌情况。

  目前,巫山县已成立专项工作组,一方面加强监测预警,一方面着手制定治理方案。

  余军华表示,我们实行干部包户制度,不仅要保障群众生活,还要安抚情绪,确保大家安心避险。

  望着河对岸的家园,彭明英感慨:“虽然暂时回不去,但看到干部们这么尽心尽力,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这场成功避险的背后,是党员干部用责任与担当筑起的生命防线。

【纠错】 【责任编辑: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