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荣昌区司法局聚焦基层法治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扎实推进了四项重点任务,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从“普惠均等”向“便捷高效”升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体系建设,优化法律服务
荣昌区司法局开展了上年度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考核工作,表彰优秀村(居)法律顾问8名,并加强了对东邦城市广场、寰宇世家等12个小区法律顾问工作指导;精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落实“万所联万会”等工作,在高新区、人民医院、中医院设立了法律服务值班机制,建立涉企法律服务人才库,印发《加强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法律服务八条措施》《卤鹅产业发展清单》;联合重庆市律协联合主办了“流量赋能·法治护航”重庆市荣昌区文旅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合规风险管理研讨会;为做好卤鹅产业、文旅产业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指引,在中国夏布小镇游客中心设置触摸屏一体机。
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荣昌区司法局联合荣昌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行业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落实法律咨询服务市场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全面排查全区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问题并完成整改;开展2025年上半年“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落实规范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走访调研法律服务机构近20次,组织开展业务知识沙龙、法官—律师同堂培训等活动。
落实兜底功能,践行法治为民
荣昌区司法局全面推行法律援助“预约制+容缺受理”“网上办+掌上办”双轨模式,立足刑事诉讼程序需求,聚焦认罪认罚从宽,严格落实电话预约和上门服务制度,开展法律援助评估人员业务培训会。2025年上半年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43件,挽回各类经济损失222.53万元,提供上门服务5次,精准覆盖84名特殊群体。同步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全面深化“绿色继承”“一站式”公证模式,实施“产业链+法律服务”赋能企业发展专项活动,全力推广“公证+”涉企服务新模式,上半年共办结出证2215件。
锚定精准普法,打造宣传品牌
荣昌区司法局迭代升级“小威送法”普法志愿品牌,深入培育“棠城普法”线上品牌,围绕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全区普法宣传900余场次;加大法律明白人培养力度,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802名;严格落实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向全区39所中小学选派22名法治副校长,并组建教学团队,为河包创业中学校定制专属法治课;稳步推进“一镇街一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新建仁义镇三奇村麻线坡法治小院、直升镇道观村皂角屋基法治小院等11个“法治小院”。创新开展“法治小区”建设,其中海德棠城法治小区已投入使用,中华奥城、永荣小区等法治小区正有序推进,并在安富、万灵等镇街打造公益法律援助之家6个。
下一步,荣昌区司法局将用好“万所联万会”等工作平台,有序推动重点企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加大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培养力度,加快建立新就业群体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并持续做优“法援惠民生”品牌,扎实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不断提升基层法治服务水平。(罗云路 张函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