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巴南区接龙镇马路村,农机手正在收割成熟的水稻。(无人机图片)特约摄影 李攀 通讯员 田春尧 摄
8月8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我市中低海拔地区水稻即将迎来收割期,全市980万余亩水稻陆续开镰。与往年相比,今年全市水稻开镰推迟了近10天左右,预计大部分将于8月底收割完毕。
连日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处处是稻浪翻滚、稻穗飘香。为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铜梁从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地引进了1000余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为农户提供水稻机收服务。在荣昌,目前已有不少来自江苏、安徽等地的收割机开进稻田,进行机收作业。
除了外地机手跨区作业外,本地农机合作社也四处“抢单”。重庆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李刚将机手分为了5个班组,每天分早中晚三班收割水稻。同时,每台农机都配备了防暑用品,有的农机还安装了风扇和空调,确保机器和人连轴转。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为了保证水稻的机械化收割,他们安排了1万多台(套)联合收割机,并鼓励1200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水稻机收的社会化服务。在巴南,230多名持证农机手已提前接受了培训,保障全区的机收有序推进。
大规模的机械化收割不仅省时省力,还能为种粮户节省成本。在垫江、忠县等地,今年水稻机械收割率普遍达到90%以上。忠县花桥镇余家庙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志勇说,3台收割机同时作业,一天可以收割75亩。垫江县长龙镇长久村水稻种植户刘本晏告诉记者,如果是人工收割,要投入500元左右一亩,机收只投入120元一亩。
此外,为了确保粮食能及时烘干入库,连日来,长寿电力部门成立10个党员秋收服务小分队,分片包村、点对点服务,保障种植户及粮食加工企业安全可靠用电。同时他们对供电辖区内粮食加工厂及烘干企业等重点服务对象建立服务档案,主动上门24小时服务,确保用电安全,粮食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