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骨科(脊柱)引入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并投入临床使用。这一举措标志着医院脊柱外科诊疗进入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的“数智骨科”新阶段。
脊柱结构精密且神经血管丰富,手术对精度要求高,微小误差就可能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甚至带来风险。传统脊柱手术高度依赖医生的经验与手感。而此次引进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通过术前智能规划、术中实时导航和亚毫米级精准定位,为医生提供了“智慧眼”和“稳定手”,实现了手术方案的优化和执行过程的精准化。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进行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骨科(脊柱)主任邵高海介绍,该手术机器人系统有五大核心优势:三维智能规划:基于患者个性化 CT 影像数据,术前进行精确三维重建与手术路径规划,模拟最优手术方案;实时动态导航:术中借助光学跟踪技术,实时显示手术器械与患者脊柱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引导医生精准操作;亚毫米级定位精度:机械臂稳定执行规划路径,将螺钉等植入物的位置误差控制在亚毫米级别,提升手术精准度与安全性;微创化操作:精准定位有助于缩小手术切口、减轻组织损伤、减少术中出血及射线暴露,缩短患者康复周期;赋能复杂手术:尤其适用于脊柱侧弯矫形、脊柱肿瘤切除重建、上颈椎手术等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为复杂病例提供技术支撑。
邵高海表示,引进手术机器人是医院和科室践行精准医疗理念、提升区域医疗中心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是设备升级,更是诊疗理念和模式的革新,将提升医院在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畸形、脊柱创伤、脊柱肿瘤等领域的诊疗能力,让“精准、安全、微创”成为服务患者的常态。
据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是重庆市区域性颈椎病专病临床诊疗中心、重庆市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也是华西骨科联盟单位、西部复杂脊柱外科联盟单位、西部护理联盟单位及重庆医科大学骨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其骨科(脊柱)作为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拥有多项领先的特色技术,如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技术、脊柱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与椎体重建技术、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急救诊疗技术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医院将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平台,探索创新,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服务品质,为守护辖区群众的健康贡献力量。(胡学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