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融合教育,助力国家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近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旅游学院“益起爱”无障碍研学团队带领20余名残障学生走进邓小平故里,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前往邓小平故里进行调研。
为了精准对接需求,团队成员分组走进残障学生家中,与家长深入交流,倾听父母对孩子参与研学活动的期望、担忧以及对无障碍支持的具体需求,并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兴趣点和能力特点。同时,团队成员前往各研学资源点,评估其无障碍设施完备度、安全性及开展特殊群体活动的可操作性,为残障学生定制了《荷风解语》《蓝晒工坊》《翰林寻踪》等一系列无障碍研学课程,带领残障学生体验了蓝晒技艺、冰粉制作、微景观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成员与孩子们一起制作蓝晒扇子。
志愿者讲解历史文化知识。
在翰林荷塘畔,成员小清运用多感官教学法,通过触觉引导、视觉提示和简化语言,为孩子们讲解荷花与荷叶的实用价值;在“蓝晒工坊”,成员小夏带领孩子们体验非遗蓝晒技艺,孩子们认真涂抹蓝晒液,精心挑选、粘贴树叶装饰扇面,最终收获独一无二的蓝晒扇子;在翰林院子厚重的历史氛围中,志愿者小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邓小平在此启蒙求学的故事,孩子们聚精会神,踊跃提问;搓揉冰粉籽,倒入石灰水……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开启冰粉制作体验;在玻璃瓶景观制作环节,大家亲手布置苔藓、植物,用心装饰玻璃瓶。
活动尾声,团队为每位参与的孩子颁发奖状,充分肯定他们的创作、努力和进步。“孩子平时很少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看到他们这么开心、投入,还学到了这么多,我们太感动了,谢谢志愿者们的用心和耐心。”现场的家长们纷纷向团队表达感谢,更有家长主动联系团队,期盼未来能继续开展此类活动。
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是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旅游学院“益起爱”无障碍研学旅行项目的生动实践,它诠释了“研途有爱”的真谛——用专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和温暖的陪伴,为残障学生铺就一条充满理解与尊重的成长之路。未来,“益起爱”团队将继续秉持这份爱与责任,用心设计更多适合残障学生的研学活动,让这束光芒传递得更远,点亮更多残障学生的梦想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