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青耘花乡促进振兴团奔赴綦江花坝村开展“三下乡”活动-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7/16 17:57:33
来源:綦江区委宣传部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青耘花乡促进振兴团奔赴綦江花坝村开展“三下乡”活动

字体:

  7月盛夏,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青耘花乡”振兴促进团深入綦江花坝村进行实践活动。围绕产业升级、生态治理、农旅融合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调研,用学科知识解构果园智慧农业链条,以旅游管理视角剖析花田农旅融合路径,借环境生态理念体会墙绘治理成效。当专业图谱与乡土实践碰撞,一场聚焦“地气”、破解“地题”的振兴探索在阡陌间展开。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走进果园调研乡村产业发展。

  科技赋能立体农业,智慧果园引领共富

  团队探访李葡桃立体果园,了解其创新模式。果园自主研发“智能喷灌散热一体化控制系统”专利,实现了水光智能调控,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果园还通过自主选育黑皇一号葡萄等高附加值品种,打造科技展示与四季采摘的现代农业园。同时,果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村民种植技术,还创造季节性岗位助农增收。在负责人热情的讲解与演示中,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智慧农业的核心不仅是设备,更需本土化技术团队支撑。如何让专利技术运用到更广阔的农业生产实际中,是未来的攻关方向。更让团队成员们理解到何为“铁肩膀扛重担,硬脊梁顶千斤”的社会责任。

活动现场。

 农旅融合激活空间,花田经济延链增效

  在花坝草莓园,团队调研了“高垄栽培+吊蔓种植”技术体系。园区通过增添西瓜采摘区延长了采摘时期,形成“一主多元”的产业格局,不仅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更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数个稳定就业岗位,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双赢。

  随后,实践队员前往花坝村花田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到鹅凼田园综合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赏花+旅游”全业态发展模式,生动展现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活力,让田园风光与现代文旅元素的融合。“我们可以发挥学科的专业优势,制定特色的旅游线路展示,以地理的视角解读乡村振兴,让更多人了解到花坝村特色的旅游资源。”来自旅游管理专业的刘晓艳同学说。

  艺术乡建焕新村貌,三级连评守护生态

  走进花坝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的墙绘。这是政府联合高校创作的“乡村振兴文化长廊”墙绘群,以“艺术乡建”为切入点,通过垃圾分类等主题画作传播环保理念,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同时村庄创新实施“支部+板块+村委”三级连评机制,激发村民自治热情。并且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荷美庭院”等举措,共同改善了人居环境。通过实地观摩和与村民深入交流,成员们意识到:要以艺术唤醒意识,以制度激活参与,以设施夯实基础,方能绘就一幅“人人尽责、户户争先、村村和美”的振兴画卷。“这些墙绘主题鲜明,绘画技艺高超,不仅增添了乡村的颜值,更是时时刻刻提醒着生态环保的重要性、节俭勤劳的重要性。”来自地理科学专业的张天一同学说。

  本次实践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将专业知识融入乡土实践,这堂行走在花坝村的实践课,让青年学子读懂了中国乡村的坚韧与希望,锚定了以地理智慧服务山河大地的青春坐标。未来,该学院学子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组织更多青年学子扎根乡村,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