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奉节县通过开展“暖阳助残·一路相伴”项目,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助残扶残氛围,致力于为残疾人群点亮希望。社工们以深度同理心和专业陪伴,帮助残疾人群体在互动中感受支持、建立自信,收获成长。
30岁的阿珺(化名)身患尿毒症和视神经萎缩,在奉节县某医院的病床上陷入绝望。每周三次透析和肌肉萎缩让她行动艰难,生活一片灰暗。2025年6月,她借助手机盲人系统联系到奉节微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当社工承诺“明天还会来看您”时,阿珺沉默后第一次带着期待问:“那……明天几点来?”
社工的到来开启了阿珺的改变。一次外出购物,社工稳稳搀扶行走困难的阿珺,陪她通过触摸精心挑选了一件柔软的棉上衣。她坚持亲自用手机语音指导社工完成支付,支付成功时脸上泛起久违的笑容:“这是我生病后第一次自己‘买’到的衣服。”刚结束透析后,阿珺想理发却无力行走,社工小心背起她前往理发店。伏在社工背上,阿珺轻声说道:“好久没这样‘出门’了。”理发后,听到发型变化的描述,她笑出声:“感觉像我20岁那会儿!”
阿珺的变化令人欣喜:从沉默绝望到主动记录心愿,列出“想去公园听鸟叫”的清单。在社工引导下,阿珺建立了“生命档案”文件夹,开始用手机珍藏生活中的温暖点滴——如窗外孩童的欢笑声,并命名为“生命故事”。“以前只觉得手机是个工具,”她由衷地说,“现在,它存着我的命。”
阿珺的转变,生动展现了重庆市奉节县“暖阳助残·一路相伴”项目的温暖力量。该项目通过社工介入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康复指导等定制化服务,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专业化支持。(韩梦霖)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