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铁塔基站赋能重庆数字化转型升级-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7/13 09:08:18
来源:重庆日报

十万铁塔基站赋能重庆数字化转型升级

字体:

  7月1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加快提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水平、积极推行绿色集约共享的建设模式、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

  当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而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基站堪称数字经济时代的“幕后英雄”。

  如何快速推进通信基站建设?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通信基站的作用,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近年来,重庆积极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在这些领域持续进行创新探索。此次双方携手深化合作,是一系列努力的缩影之一。

  关键词 通信基站建设

  跑出“加速度”,行政村5G通达率达100%

  在重庆奉节县三峡之巅景区,云雾缭绕的峰顶矗立着一座12米高的通信铁塔,格外引人注目。

  近年来,三峡之巅景区因游客逐渐增多,网络信号不佳的问题愈发突出。2025年初,中国铁塔重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铁塔)联合运营商进行信号测试后,决定在景区仰观台附近的山脊上建设通信基站。

  “建设这个通信基站,难度超乎想象。”重庆铁塔奉节县区域经理翟绪回忆,在这里,上山仅有石阶,车辆无法通行,使用无人机吊装成本又过高。最后,施工团队只能用骡子驮运设备和材料,耗时5天才完成物料搬运。

  挖掘基坑也是个棘手问题。山脊上全是岩石,工程机械上不来,手工挖掘又挖不动,大家只得用水磨钻慢慢钻。

  即便如此,重庆铁塔还是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建设任务,让三大运营商赶在今年“五一”前实现三峡之巅景区5G网络信号全覆盖。

  如今,从奉节顺江而下,两岸山岭间的通信铁塔让长江沿线信号满格。村民在船上扫码交易农产品,游客与亲友分享沿江美景,方便快捷。

  “近几年来,重庆新建通信铁塔(包括杆和塔两类基站)共享率由过去的14%提升到87%,累计减少通信铁塔重复建设近5.7万座。”重庆铁塔副总经理邓忠惠介绍,这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也加快了基站建设速度。

  截至目前,重庆铁塔已在全市累计建设10万余个5G基站,在偏远乡村、山区等区域累计建成3033个普遍服务基站。全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6.74个。

  如今,全市城区、重点景区、高铁、地铁等重点区域和场景实现了5G网络覆盖,行政村5G通达率为100%。乡村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样,畅享数字生活。

  关键词 助力渔政执法

  通信塔上高清摄像机成“千里眼”,让非法捕鱼无处遁形

  “长江边上有人架了3根鱼竿钓鱼。”近日,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人员收到了来自重庆铁塔“智慧渔政”手机App的报警提示。

  执法人员迅速前往现场,对非法捕鱼行为进行了处置。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十年禁渔。这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是推动长江共抓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境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每年3月至6月禁钓期内,全市754条禁捕河流全面禁止垂钓。由于禁捕范围广,监管难度大,过去主要靠人监管,打击非法捕鱼行为存在“发现难、取证难、反应慢”等痛点。

  如何解决这道难题?2021年,重庆铁塔联合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创新打造了智慧渔政AI预警处置系统。

  该系统通过架设在中国铁塔遍布于重庆重点流域和河段通信杆塔上的高清云台摄像机,可在3公里范围内水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清晰监控,自动抓取违法捕捞和违规垂钓等违法行为画面。

  抓拍后,系统利用大数据、AI算法等技术进行智能分析,向执法人员手机端推送预警信息。执法人员随即赶赴现场处置,并上传现场照片到系统。由此,实现了违法预警、智能派发、处置跟踪、综合分析等全流程闭环管理。

  “这种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弥补了以前靠人巡查的不足,提高了执法效率,有助于更有力地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重庆铁塔行业拓展部支撑部经理唐爽表示。

  如今,已有超800座通信塔服务于重庆长江十年禁渔,涉及38个区县共计约3400公里长岸线,基本实现全市重要水域全覆盖。

  关键词 赋能城市治理

  通信塔变身“数字塔”“无人机机场”,构建全域立体感知监测体系

  今年4月16日11时05分,北碚区施家梁镇华菱路,一处通信基站上的无人机机巢舱门自动开启,一架无人机轻盈滑出,对周边区域进行自主巡检。

  它迅速锁定一辆违停共享单车,进行抓拍。信息经无人机管理平台推送到北碚区运管服平台,后者即时派遣任务,施家梁镇工作人员立刻前往处理。

  这一幕,源于北碚区的“无人机城市治理驾驶舱”项目。这是重庆铁塔构建的“空天地”一体化全域立体感知监测体系,北碚区期望用其解决城市管理中信息采集人员不足、巡查范围和巡查时间受限的难题。

  目前,该项目已建成5个无人机机场(机巢),投用8架无人机。无人机机场(机巢)巧妙地建于通信塔之上,为无人机稳定供电、网络连接,让无人机拥有7×24小时实时监测能力。

  这些无人机能按照预设时间和航线自动巡检,能精准识别露天焚烧、占道开挖和车辆违停等城市管理中多种常见问题,并经系统推送至相关部门处理。

  截至7月9日,8架无人机共计飞行479架次,上报生活垃圾乱堆放问题185件、共享单车违停问题90件。相较传统方式,这一新模式的问题识别效率提高了50%,事件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人力成本降低了30%。

  智慧渔政场景和“无人机城市治理驾驶舱”项目的背后,是重庆将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

  “通信塔站址资源多、分布广,还配备了电力设施,便于挂载摄像机、传感器等多种设施设备。”邓忠惠说,基于这种优势,近年来重庆铁塔通过中国铁塔搭建的铁塔视联平台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重庆超5400座通信塔变身为“数字塔”。

  在此基础上,重庆铁塔携手重庆市多个区县和部门,为渔政执法、森林防火、环境监测、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智慧脑”,赋能数字重庆建设。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