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三机联动”为心脏骤停患者按下生命“重启”键-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7/10 18:00:00
来源: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三机联动”为心脏骤停患者按下生命“重启”键

字体:

  6月30日下午,一名44岁男性患者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被就近送至附近医院,接受急诊PCI手术后,仍反复出现严重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呼吸机支持下依然难以维持。7月2日早上6点,患者经移动ICU救护车转运,紧急转入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重症医学科。

  患者入院后病情持续恶化,短时间内出现两次短暂心脏骤停,该院学科带头人、原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退休专家(双高)蒋东坡教授迅速评估病情,立即启动医院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技术团队。该技术能为心脏和肺脏严重衰竭的患者提供强大的生命支持。团队反应迅速,仅用半小时便成功建立VA-ECMO生命支持系统,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功能得到改善。

  然而,患者心脏跳动微弱,生命体征仍不稳定。救治团队又立即启用了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系统(该技术可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有力心脏支持)和持续血液净化(CRRT,俗称“人工肾”)技术(用于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并辅以保护性肺通气、俯卧位通气等系列高级重症救治措施,形成强大的生命支持网络。医院领导高度重视,随即牵头成立救治专班,统筹协调资源。

  经全院多学科全力协作抢救,患者病情在24小时内得到有效控制,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医院开通了华西远程MDT(多学科会诊)。华西医院心内科及重症医学科专家在详细会诊后,在给予了合理化治疗建议的基础上,肯定了医院当前ECMO联合IABP、CRRT等救治方案,患者第一阶段抢救任务顺利完成。目前,患者已进入第二阶段康复期,其康复进程将主要取决于心脏损害程度及心肌功能的恢复情况。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成功救治,得益于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持续支持,提升了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同时,区域内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也为患者快速转诊和高效救治提供了坚实保障。救治中成功联合应用ECMO、IABP、CRRT等高级救治技术,标志着医院已具备就近为渝东南及周边武陵山区群众提供高质量生命支持和重大疾病兜底救治的能力,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