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红斑狼疮-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7/10 14:40:02
来源:重庆中肾医院

科学认识红斑狼疮

字体:

  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为特征,可累及皮肤、关节、肾脏等多个器官。其症状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

  常见类型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典型类型,可影响全身多个器官,症状多样且个体差异大。

  盘状红斑狼疮(DLE):主要累及皮肤,表现为面部、耳郭等部位的红色斑块,一般不影响内脏,预后较好。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介于前两者之间,皮肤症状较明显(如环状红斑),内脏受累较轻。

  发病原因:遗传、环境与激素共同作用

  遗传:有家族史者患病风险更高(家族中若有 SLE 患者,亲属患病概率约 5%-12%),但并非直接遗传病。

  环境诱因:紫外线(日晒是常见诱因)、感染(如病毒感染)、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吸烟、过度劳累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激素: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约 9:1),推测与雌激素水平相关。

  典型症状:从皮肤到全身

  皮肤黏膜:面部蝶形红斑(鼻梁和双颊对称的红斑,形似蝴蝶)、口腔溃疡、脱发(头发稀疏或 “斑秃”)、光敏感(日晒后皮肤发红或加重)。

  关节肌肉:对称性关节痛(如手指、腕关节)、肌肉酸痛、乏力,极少导致畸形。

  内脏损害:肾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血液:贫血、易感染。

  其他:胸膜炎(胸痛、胸闷)、心包炎(心悸)、神经系统受累(头痛、记忆力下降,严重时癫痫或精神异常)等。

  注意:长期控制是关键

  重庆中肾医院主任赵中献建议,患者要规范随访,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需定期复查,由医生调整方案。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日晒、劳累和感染,戒烟、均衡饮食。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