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合川区2025年度高素质农民暨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班在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开班,40名乡村CEO与30名乡创客将接受为期半个月的系统培养。此次培训深度融入该校《全息学域:涉外乡创工匠CEO迭代形塑范式》教学成果经验,通过“理论—实践—孵化”三维联动,为乡村振兴锻造复合型人才队伍。此次培训由合川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委、区人力社保局联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共同举办,是政校合作培育乡创人才的创新实践。
“我们将涉外乡创人才培养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范式,助力本土人才能力跃升。”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周明星副校长介绍,其《全息学域:涉外乡创工匠CEO迭代形塑范式》教学成果,构建了“产业导向+专业教育+创业孵化”的培养体系。该范式以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为内核,整合国际经贸、数字技术等跨学科资源,形成“课程学习—基地实训—项目孵化”的闭环培养模式,已成功培育3万余名乡创工匠,相关经验获农业农村部批示推广。
在课程设计上,培训班引入该成果的“四维能力矩阵”:现代农业经营能力模块融入京东数字经贸产业园实践教学,法律风险规避课程结合涉外合同纠纷案例解析,智慧乡村管理环节示范AI技术在农田监测中的应用,品牌建设课程则借鉴“山城玻璃工”等全国劳务品牌打造经验。这种将涉外人才培养标准与本土需求结合的模式,为学员提供了兼具国际视野与乡土特色的知识体系。
据合川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蔡丽莎介绍,作为重庆市乡村人才创新创业学院试点,合川创新采用“1学院+N基地+N平台”模式,其中“1学院”即与重庆对外经贸学院联建的乡村人才创新创业学院。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乡村振兴创业驿站、卢作孚乡村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平台,已建立成熟的涉外乡创工匠培养体系和孵化了一大批乡创项目。这种“教学成果+本土项目”的嫁接模式,让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见可学的实践样本。
“培训不是终点,而是项目孵化的起点。”合川区农委副主任李涛介绍,培训班采用《全息学域》成果中的“动态评估体系”,将120学时课程分为综合素养(12学时)、专业技能(84学时)、能力拓展(24学时)三部分,结业考核融入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认证。
本次培训班以现代农业经营、法律风险规避、品牌建设等为核心内容,实践教学走进该校京东数字经贸产业园、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学习智慧乡村管理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还设“卢作孚乡建活动对现代乡村治理的启示”课程并组织到肖家镇卢作孚“十皆院子”考察调研;乡创客培训班重点培养农产品电商运营、农村直播技能等创新创业能力,学员在该校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园、京东数字经贸产业园等地开展实践学习,参与农村互联网创业场景应用、创新创业路演等实战训练,课程融入陶行知平民教育理念以引导探索乡村人才振兴新路径。
据悉,重庆对外经贸学院运用该教学成果此次与合川合作将进一步输出“人才培养—产业升级—品牌塑造”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开班典礼上,该区“合川区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站”也同步揭牌。据合川区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王宏伟介绍,该创新创业服务站将进一步整合校地创孵平台,形成校地“教学成果转化+政策资源支撑”的双轮创新创业驱动格局,为重庆乃至全国的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可复制的“校地协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