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中青智慧 强固教育根基 第三届全国教师教育中青年学者论坛开幕-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6/28 20:40:12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

汇集中青智慧 强固教育根基 第三届全国教师教育中青年学者论坛开幕

字体:

  6月28日上午,第三届全国教师教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重庆西南大学25教一楼学术报告厅开幕。论坛由西南大学主办,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报》编辑部承办。本次论坛由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生全主持,聚焦“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的教师教育专业负责人、学者共聚一堂,探讨教师教育学科体系、协同提质、数智化转型等前沿议题。

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生全主持

  西南大学副校长邹芙都在致辞中表示,西南大学作为部署师范高校,肩负着推动教师教育创新的重任。“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是回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路径。”邹芙都回顾了西南大学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并指出,论坛将为中青年学者搭建知识共享与思想碰撞的平台,助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西南大学副校长邹芙都致开幕辞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报》主编陈时见在致辞中阐述了期刊的使命:“《教师教育学报》以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教师教育人才队伍为宗旨,将持续关注教师教育前沿,为学界提供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报》主编陈时见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致辞,他呼吁学者们立足本土实践,以科研推动教师教育知识生产发展,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致辞环节简短而有力,为本场论坛奠定了务实创新的基调。

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致辞

  第一场主题演讲“中国特色教师教育学科体系与知识生产”,在东北师范大学饶从满教授主持下展开。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率先登台,以“中国教师教育自主知识构建:意涵、进展与机制”为题,剖析了中国教师教育本土化进程中的挑战与突破,强调需结合国情构建“理论—实践”融合的知识生态。

东北师范大学饶从满教授主持

  华中师范大学戴伟芬教授则聚焦“如何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特色的教师教育学”,提出需形成原创性的理论系统以及融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通过“四位一体”的整合性研究视角和“三维六部”的内容体系建构探索中国教师教育学。

  华南师范大学曾文婕教授在“教育评价改革中的教师改变”报告中,分析评价机制如何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强调“以评促教”的动态平衡。

  天津师范大学李洪修教授探讨“教育家精神培育的数智向度与实现”,提出了数智技术在教师认知信念、情感共鸣、行动养成等多方面培养的影响。

  专家评议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和中国开放大学贾玉超教授对报告高度评价,贾玉超强调“本土知识生产需打破自说自话困境,通过一系列应用与阐释构建广为认同的本国框架”,朱旭东则呼吁加强教师教育家精神培育,现场互动热烈。短暂茶歇后,第二场主题演讲“教师教育协同提质与人才队伍建设”也随即召开,由华东师范大学代蕊华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代蕊华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郭丛斌教授以“县域义务教育阶段编外教师的困境与突围”开篇,基于实证数据揭示了编外教师待遇与职业发展瓶颈,并提出了政策优化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祝刚教授紧随其后,其报告“迈向基于公平的核心实践:美国教师教育领域核心实践运动的社会公平转向探论”指出中国可借鉴公平导向的改革经验,为破解我国乡村教师教育难题提供出路。

  广西师范大学杨茂庆教授则聚焦职前教育,其“职前教师生态观教育的接受逻辑与实践进路”,探讨了基于接受理论,确立职前教师在生态观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的可行性。

  河南师范大学苗学杰教授压轴出场,通过“制度激励与理性博弈:‘硕师计划’研究生流动决策形成逻辑与政策张力”,揭示了政策执行中的现实张力。

  评议专家东北师范大学饶从满和南京师范大学叶忠教授一致认为,这些报告为破解教师队伍建设难题提供了新视角,饶从满特别指出“需辨析教育与科学、艺术等具体学科的不同,期待后续研究改善教育实际”。

  此次论坛不仅彰显了西南大学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引领地位,更体现了全国中青年学者锐意创新的活力。代蕊华教授总结道:“今天上午的讨论紧扣国家战略,从知识生产到人才协同,为中国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与会学者纷纷表示,这场思想盛宴将为后续平行论坛和专题研讨奠定坚实基础,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本次论坛将持续至6月29日,下午将继续围绕“数智化转型与教师教育资源生态构建”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此次论坛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教育强国建设的缩影,汇聚智慧、播种未来,书写着教师教育的新篇章。(刘又静)

【纠错】 【责任编辑:邵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