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紧扣医院党委“514”工作法,以“强支部筑三心”为核心,匠心打造“37℃温暖型”党建品牌,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支部获武隆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支部所在科室荣获重庆市二星级“青年文明号”称号,支部书记先后获重庆市“先进个人”“杰出工作者”“好护士”称号。
多维联动聚合力,搭建党群“连心桥”
建立“一带双培”教育互助机制。建立1名党员带动3名群众双培养互助机制,支持党外知识分子打造重症抢救服务特色,将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4人,科室申报国家级专利2项,发表论文10篇,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强化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党支部积极参与科室职称晋升、评优选先、新技术发展等重大问题决策,促进重症救治技术能力提升。
开展“纵横联建”主题党日活动。聚焦丰富活动内涵、提升团队凝聚力,参与重庆市急救中心创伤外科支部、乡镇医院党支部的纵向联建和社区、学校的横向联建活动6次,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支部党员获第十四届中国泰山中毒危急重症学术大会病例演讲比赛一等奖、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国家医疗相关标准执行竞技赛攀登案例奖。
提供“潮汐式”医疗援助服务。面对每年夏季,仙女山避暑人员日均量达30余万的医疗需求,支部组建30余人的医疗先锋队,连续多年增援仙女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潮汐式”援助。同时,支部还指导仙女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通过重庆市甲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
人文关怀显温度,甘做患者“贴心人”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通过建立家患互动平台,长期坚持开展“患者关爱日”活动,利用医护-家属-患者互动平台,带动家属积极参与“主题患教活动”50余次,增强了患者及家属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还打造舒适暖心家园,如建立音乐播放清单等,每天分时段播放轻音乐,愉悦患者心情,舒缓患者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此外,支部还积极开展共情体验活动,将党建工作与优质护理深度融合,组织开展“患”位思考共情体验活动16期,体验操作10余项,切实体验患者就医感受,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
惠民服务践初心,办好群众“暖心事”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积极提升服务“精准度”。建立转科患者床旁回访机制,完成床旁回访指导265例,满意度达99.6%,提升了普通病区重症患者护理能力;每周坚持到门诊开展“一帮一”陪检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开展300余次。
其次,持续提升科普“融合度”,构建立体科普网络,每周坚持到候诊区进行科普知识巡讲,长期组织党员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普及健康知识,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已开展流动科普宣讲50期,进校园科普、社区集中科普巡讲4期。
此外,不断提升诊疗“便利度”,实施精准医疗帮扶,每月组织医生到乡镇开展一次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服务。针对城区内行动不便、长期卧床、护理难度大的患者,开展居家上门护理服务、健康咨询服务等。近年来,共开展服务活动100余次,收到患者锦旗8面,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