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针灸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岐黄银针为“桥”,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秉持“秉初心、立仁心、暖民心”理念,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重庆市青年文明号,长寿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和长寿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等国家级、省市级示范平台,在守护群众健康的道路上,书写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精彩篇章。
党建统领秉初心,“强筋健骨”筑堡垒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针灸科党支部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凝心铸魂学思想。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依托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学习阵地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分层分级科学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听党课、赴红色基地实践参观,确保学习入脑,意识入心、服务入身。
二是求真务实严作风。支部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每年常态化开展科室人员谈心谈话2次,坚持支部参与科室发展、人才培养、绩效分配、设备引入等重要事项决策制度。
三是笃行担当展示范。围绕医院“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战略,聚力打造针灸科“针心为你,灸你有方”服务品牌,引导支部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支部连续4年获得医院先进党支部称号,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守正创新立仁心,“固本培元”增内涵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针灸科党支部聚焦人才、技术双引擎驱动,坚持立仁心、育仁医、培仁术,引领学科高质量发展。
一是育“仁医”夯基固本。支部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将支部打造为一支服务有温度、技术有深度和广度的医疗团队,现有正高级专家1人,副高级职称4人,研究生4人,支部所在党员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医生、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好医生等荣誉称号,取得重庆市“巴渝岐黄杯”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竞赛二、三等奖,“忠州纯针刀”杯重庆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二等奖,市级背囊化应急救援一等奖和重庆市中医药学院教学查房比赛高级组二等奖、中级组三等奖。
二是培“仁术”提质增效。支部成功开展神经敏化针法、醒脑开窍针法、宫氏脑针等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参编3部。获批国家实用型专利1项,发表国家级、省市级论文4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共20余项,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格局。
同舟共济暖民心,“舒筋通络”惠民生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针灸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打通群众就医过程的痛点堵点,不断改善服务,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切实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一是服务惠民。积极促进党员带头在医教研业务中勇挑重担,实现科室业务质和量双提升,现年门诊量10000余人次,年出院3600余人次,患者治愈好转率97.5%,满意度99%。
二是措施便民。支部积极响应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为方便群众就医,坚持每天清晨五点、中午一点半开始诊疗活动,多维度、多元化满足群众就医需求。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拓展疾病谱,从科室常见病到内外妇儿疑难杂症,外阜就医比例也逐年增加,让中医的“简便验廉”真正走进千万百姓家。
三是公益暖民。自2020年以来,支部赴基层街镇、村社开展义诊、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惠及群众879人次,向患者免费发放特色中药外敷包500余个,为就医的贫困患者募捐217人次,承担贫困患儿就医期间的餐食163人次,自发购买残疾儿童自制手工艺品500余件,慰问残疾儿童及患者397人次,用实际行动传递医者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