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内科党支部深入践行医院“169”党建工作思路,精心构建“三强化三统领三服务”工作体系,全力塑造 “凝‘神’聚力,医心向党”党建品牌,成功开辟出一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携手共进的高质量发展通途,将党支部锻造为兼具高度、深度与温度的坚强战斗堡垒,引领所辖科室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医疗服务等多个维度取得耀眼成绩,顺利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记忆防治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平台。
坚持“三个强化”,建设有高度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强化功能发挥。全面落实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制度,突出支部政治引领、督促落实和监督保障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党支部所辖科室无医疗事故发生,实现零医疗纠纷、零网络舆情。三是强化责任担当。支部党员杨德雨主动请缨,完成为期18个月的援藏工作,获评“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首席专家”。
聚焦“三个统领”,实现有深度的专业能力建设
一是党建统领学科建设。支部锚定建设“重庆一流、具有一定全国影响力的神经疾病诊疗中心”目标,高标准推进“五大国家级平台”建设,卒中中心建设经验获评国家卫健委“十大价值案例”和“十大人气案例”,并在全国15个省市作经验分享100余场,连续3年进入重庆市取栓榜前三强、获重庆市静脉溶栓第一名,支部书记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优秀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二是党建统领科研攻关。按照“临床-研究-转化-临床”模式,设置“一带多”科研互助小组,瞄准卒中后抑郁及眩晕疾病队列研究方向,近5年来发表SCI95篇,累计影响因子463.228,2次入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百强榜,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三是党建统领业务发展。支部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知群体,在全球率先开展3D-GAMA技术,在全国前十家、西南地区首家引进Rapid软件用于中风人工智能诊断,获评“全国百佳取栓先进科室”;眩晕疾病诊疗水平高质量发展,单项技术排名进入全国50强10次、百强榜40次,业务量年均增长均达10%以上。
做实“三个服务”,打造有温度的惠民有感阵地
一是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聚焦重庆市委“一号工程”,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桥头堡”作用,牵头成立“泸永江”眩晕专科联盟,打造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推进成渝地区眩晕诊治事业一体化发展。
二是服务好患者群众。作为重庆首批“脑血管病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5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卒中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卒中救治能力;为超10000名帕金森、痴呆、眩晕患者建立健康咨询微信群,每月召开公休座谈会、帕友会,开展健康义诊、知识讲座,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支部党员获“重庆市好医生”称号。
三是服务好师生职工。常态化了解师生困难诉求、倾听师生意见建议,健全“教工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帮扶机制,建立职工小家,为特殊时期工作职工送餐,努力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与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