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药学部党支部:开好“五张药方” 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6/20 12:04:10
来源:重庆市卫生健康委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药学部党支部:开好“五张药方” 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字体: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药学部党支部聚焦中医药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开好“五张药方”,打造“药”你平安、同舟共“剂”党建品牌,先后获重庆市模范职工小家、綦江区示范党支部、綦江区青年安全示范岗称号。

  立足三个关键,开好“红色药方”

  理论武装强基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思想认识,筑牢理想信念,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红色故事激干劲。组织党员开展长征路上学党史,讲长征故事、讲红色故事,以传承革命精神激励奋进之心,在医院三甲创建中药学得分96%,交出了高分报表,获医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党建统领促融合。支部聚焦党建工作主线,开展药学服务进临床、医共体药学帮扶、送医下乡、推行临床药师制度等重点工作,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

  紧扣三个要素,开好“内涵药方”

  支部引领有力。制定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把关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重大事项,未发生违规违纪问题。

  人才建设有效。做好人才建设“引育用留”四个环节,近年来引进硕士研究生4名,晋职晋级20人,发表论文20篇、专著2部,支部党员被聘为“重庆市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专业委员会”委员、获评綦江区实用人才称号。

  学科建设有质。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制度20个,申报市级科研1项、区级科研4项。开展中药饮片遴选,价格平均降幅15%。

  坚持三心导向,开好“服务药方”

  以“贴心”为导向,推出代煎服务。支部坚持惠民有感,为就诊患者提供中药代煎服务20万人次,减少就诊患者自己煎药烦恼。

  以“省心”为导向,推出代送服务。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免费为患者配送中药上门2万余人次,有效减少候药取药时间。

  以“放心”为导向,推出定制服务。支部针对住院患者,开展驻科药学服务,药学查房1000次/年、药学会诊300次/年。针对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开通“互联网+”药学服务与药学门诊服务400余人次。针对避暑康养人群,提供“潮汐式”中医药康养服务2000余人次。

  把握三个重点,开好“廉政药方”

  上好第一课。用好谈心谈话,科室新入职人员上岗第一天,由党支部书记进行谈心谈话和廉洁提醒,引导扣好“第一粒扣子”,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把好监督关。开展“观廉、学廉、践廉”,实行医药代表备案管理,与20家供应商签订医药购销廉洁协议书。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筑牢廉洁墙。积极开展清廉医院、清廉科室创建,坚持科室重点岗位每3年轮换制,动态梳理岗位小微权力清单,营造崇廉尚廉、践廉守廉好氛围,让清廉文化深入人心。

  抓牢三个环节,开好“传承药方”

  从普及抓传承。支部树牢中医药普及从娃娃抓起,组织开展“惠校医”联建,编撰中医药文化读本,中医药进校园宣教15场次,指导开展中药材种植2次。

  从创新抓传承。支部调动党员积极性,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和价值,组织开展中医理论授课、香囊现场制作、茶饮品尝、中医适宜技术体验等活动,开发、调配防疫方剂、防疫香囊、健体浴足包。开发健康保健类中药茶饮20余个。

  从服务抓传承。支部组建“綦彩杏林”党员志愿服务队,围绕中药识别、古法炮制、传统加工制作开展志愿服务15场次,让中医药服务更贴近群众。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