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9月成立以来,奉节县中医院康复科党支部汇聚4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并积极培育3名入党积极分子。团队人才辈出,不仅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专家”“重庆市名中医”等荣誉获得者,还拥有1名硕士研究生。康复科党支部以“三链一强”“三点一面”为工作核心,精心打造“夔州杏林 情‘针’‘艾’意”中医特色党建品牌,有力推动科室高质量发展,斩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连续三年获评县卫生健康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六年荣获院级“优秀医技工作组”一等奖与“先进集体”称号。
打造学习链,筑牢理论武装根基
模块化学习,强化政治引领。党支部系统梳理整合学习内容,构建起3个学习模块,将专题学习与“1+1+1”模块学习有机结合,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各环节,为科室发展筑牢坚实政治基础。
沉浸式学习,涵养清廉风气。党支部积极探索多元教育形式,秉持“走出去感受,从身边警醒”理念,开展“廉政恳谈会”“以案四说”等廉政教育活动14次,组织党员前往红色纪念馆开展教育活动21次,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科室环境。
融合性学习,提升综合素养。构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双轮驱动”学习模型,鼓励党员从“课桌后”走向“讲台前”,依据“干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开展专题课堂,全方位提升党员综合能力。
夯实党建链,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共建支部联合体,创新党建模式。以医联体为依托,建立4个“红岩先锋党建共建点”,通过支部联建、理论联学、活动联办、业务联动、骨干联训“五联共建”模式,带动基础医院诊疗水平整体提质,打造党建联建共建新范式。
共铸科室硬实力,优化就医体验。党支部书记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全员参与二病区装修改造任务,确保病区按时投入使用,改善群众就诊体验。
共筑党员先锋岗,培育优质团队。围绕中心工作推进五项先锋建设,建设“党员先锋岗”,依托“来明工作室”培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0名,构建起“老、中、新”结构合理的优质康复团队。
赋能业务链,凸显中医特色优势
助力中医技术培训,推动基层应用。党支部积极为全县康复理疗等人员开展转岗培训,累计培训1100余人次;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培养村卫生室骨干医生156名;组织中医技术培训班24场次,培训基层医师1700余人次,有效推动中医技术在基层的应用。
创新中医适宜技术,提升诊疗能力。通过积极挖掘、探索创新中医传统技术,聚焦群众需要、立足特色专长,自行研制“传统黑膏药、艾药、牵正膏、膏方”等中医适宜技术12项,为中医药发展探索新路径,进一步提升科室诊疗能力。
突出专业学科建设,深化科研成果。成立6个专科,制定8个疾病治疗方案。科研小组积极开展研究,发表学术期刊40余篇,获得多项课题与专利,康复科更获批市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聚焦强民生,拓展为民服务维度
支摊设点,开展特色义诊。开设中医康复“夜间门诊”与“中医夜市”,联合33个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片区义诊,让群众享受到便捷的中医康复服务。
进圈入群,普及健康理念。打造“毛毛说健康”宣讲品牌,录制50余部健康视频进行线上传播,实现健康知识“点对点”精准推送,提升群众健康意识。
入户进门,提供专项服务。开展“夔州华佗”志愿服务,对偏瘫患者进行入户评估、功能训练入户指导30余次,让偏瘫患者享受居家就医体验;为全县33个乡镇350余名残疾人提供入户评定、咨询与康复指导,搭建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