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心”智 ,“育”成长 重庆一中举行校家社协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5/20 11:15:51
来源:重庆一中

聚“心”智 ,“育”成长 重庆一中举行校家社协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字体:

  5月19日,重庆一中举行了校家社协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会议围绕学校工作汇报、家长分享、专家微讲座三个环节,凝聚家校社三方智慧,共探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护航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重庆一中校长毛明山讲话。

  “教育从来不是孤立的赛道,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的‘同心圆’。”研讨会上,重庆一中校长毛明山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早,在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需求,做了多方面开创性探索。希望通过校家社的坦诚对话、资源联动,实现“1+1+1>3”的心育合力。

  校领导颁发聘书。

  为引进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现场,重庆一中聘请了五位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家,助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开展。

  重庆一中纪委书记、德育分管校领导周鹊虹主持会议。

  重庆一中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哲作工作汇报。

  重庆一中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哲围绕发展阶段、四项创新举措、“同心圆”工作模式,分享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及成效。“学校将积极心理理念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全环节,以丰富的活动与课程塑造学生积极认知、体验积极情绪、构建积极关系,未来,学校将持续解锁积极心理理念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育人模式,守护孩子心灵成长。”

  高2026届学生家长冯津作分享。

  初2026届学生家长费鹏作分享。

  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如何正确发力,托举孩子的情绪?重庆一中高2026届学生家长冯津指出,家长的心理健康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奋斗观、价值观,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初2026届学生家长费鹏通过分享与孩子的日常点滴,倡导家长与孩子做朋友,并提供有效陪伴。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咨询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杨发辉作讲座。

  重庆医科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林敏作讲座。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心理医师张琪作讲座。

  专家微讲座环节,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咨询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杨发辉指出,随着AI时代的到来,家校应以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坚韧力、创造力,让孩子成为“幸福的进取者”;重庆医科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林敏表示,家长要正视、接纳自身情绪并进行科学调节,做孩子成长路上“平静有力的协助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心理医师张琪从医学角度,结合相关案例,从理解孩子行为、如何应对等方面,主张家长做“生命智慧的见证者”。

  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冉霞作总结讲话。

  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冉霞在总结讲话中,介绍了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扎实举措,肯定了重庆一中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工作实效,并希望学校继续打造三个场域——营造积极环境场域,组建好学生积极水平场域,做好积极协同场域。

  活动现场。

  随着今年心理健康周的到来,重庆一中开启了“自然心力量:与万物共生长”——“5.25”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以沉浸式的心理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自然中探索内心世界。

  在“希望种植田”体验区,高三(八)班学生王雯瑾挑选了一包种子,并按要求写下了种子的颜色、形状、重量。她欣喜道:“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兼具了趣味性和教育意义。今年我要参加高考了,希望自己能像种子一样,破土而出,绽放光彩。”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