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带动在社会治理中具有引领示范、凝聚共识、激发动能的独特作用,重庆渝中“傅警官榜样工作室”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该工作室通过入驻校园,构建“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链条,形成了“榜样引领—群体参与—治理升级”的闭环模式。
渝中区望龙门区域是典型的“老城区”,大型批发市场集聚,呈现出人口多、流动大、产业密的特点。“镶嵌”于其中的望龙门小学像复杂环境中的“摇篮”,其生源以流动人口子女为主,学生家长多从事低端服务业、监护能力薄弱,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部分未成年人甚至因疏于管教误入歧途,曾被调侃为“问题洼地”。
2024年4月,由渝中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牵头,朝天门街道、望龙门小学支持,望龙门派出所组建的“傅警官榜样工作室”在望龙门小学正式“营业”。该工作室由“中国好人”、望龙门派出所社区民警傅江丰领衔主理,设立专门的教室、规章制度,以及12名包括校长在内的教师、派出所所长在内的民警和街道干部等组成的复合型团队,并内设课程研发组、拓展教学组、校园矛排组、点亮咨询组,为学生们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拓展教学等服务。
走进“傅警官榜样工作室”,回音墙、图书角、减压舱……细节之中蕴含着温暖与力量。通过“中国好人”傅江丰的榜样带动,工作室将法治刚性与人本温度有机结合,推动法治服务从“末端处置”转向“源头治理”,从“被动兜底”转向“主动防患”。
“‘傅警官榜样工作室’入驻学校以来,孩子们的精气神有了明显提升,就连老师们也感受到向上的力量,整个校园的风气更加清朗明媚。”望龙门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升平介绍,工作室对青少年教育的主动介入、超前“预判”、专业干预,不仅实现了从“被动护苗”到“主动育苗”的转变,也形成了“教育一个人、影响一家人、带动一群人”的良性循环,让校园成为辖区平安建设的“原点”、社会治理的“支点”
截至2025年4月,“傅警官榜样工作室”先后为5名弱监护城市留守儿童家长协调就业岗位,将32名生活困难、工作对象家庭子女纳入重点帮扶,为1706名师生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开展法律援助,持续送法“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惠及群众57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