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长江水质蜕变,从0.2迈向0.03-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5/15 16:16:02
来源:“微万州”微信公众号

重庆万州:长江水质蜕变,从0.2迈向0.03

字体:

  日前,记者从重庆市万州区生态环境监测站获悉,2025年1至4月,长江万州段氨氮含量稳定保持在0.03mg/L,超过Ⅰ类水质标准。而在39年前的水质记录中,氨氮含量为0.2mg/L。从0.2到0.03,氨氮含量降幅达85%。

  三峡库区是全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维系着全国35%淡水资源涵养和长江中下游3亿人饮水安全。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水质好坏直接影响三峡水库这个“大水缸”。

  据重庆市万州区生态环境监测站负责人介绍,氨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越低水质越优。1986年6月,重庆市万州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原四川省万县地区环境监测站)开始监测记录长江水质,当时的氨氮含量为0.2mg/L。39年来,长江水质不断变化,特别是10多年前,由于粗放式发展,长江“病”了,且“病”得还不轻。

  重庆市万州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向勇监测长江水质29年。他说,10年前到长江取样时,江边黑泥散发着刺鼻的恶臭。彼时的万州,与沿江很多地方一样,面临化工围江、黑臭水体等“生态赤字”。近年来,万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治水、治污、治岸、治渔等。10年累计铺设2060公里污水管网,建成92座污水处理厂,将393个长江入河排污口纳入水质抽测清单,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

  “对比39年前的数据,目前万州长江段的氨氮含量大幅下降,pH值保持稳定,溶解氧数值越来越高。从这几个数据来看,说明水质越来越好!”向勇说,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表明,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流域水生态系统持续向好。其中,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较5年前提高4个百分点。

  5月11日,记者跟随水质监测工作人员乘船前往长江万州段武陵断面取样。船行江中,水清岸绿,一群红嘴鸥掠过船首,在江面划出优美涟漪。向勇告诉记者,除了南迁北归的红嘴鸥,取样时邂逅白鹭、灰雁等水鸟已成常态。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长江万州段已发现156种水鸟。消失30多年的“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也重现万州江畔。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的鱼类较禁捕之初增加47种,增幅达1倍以上,长江旗舰物种胭脂鱼、岩原鲤等正在回归。长江“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正在重现。(记者:程亮、黄玉保、李建明)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