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高燕镇:林权改革催生“树上黄金” 石斛激活生态经济链-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5/15 14:17:44
来源:“城口发布”微信公众号

城口县高燕镇:林权改革催生“树上黄金” 石斛激活生态经济链

字体:

  在大巴山南麓高燕镇的青冈树林里,青冈树上挂满黑色基质袋,铁皮石斛的新芽沿着树木纹理攀缘生长。这片占地60余亩的仿野生石斛种植基地,正是当地依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红利,探索“林上有树、林下有药、林内有景”绿色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

  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试点,高燕镇通过“三权分置”改革破解林地碎片化难题。2019年以来,高燕镇通过“村民+村集体+收储公司”三级流转模式,累计收储林地6.5万亩,发放林地经营权证200余份,并创新“林地经营权抵押+森林资源评估”融资模式,吸引重庆迪华生物、大巴山林业开发公司等企业入驻,形成“企业主导、村集体搭台、农户参与”的产业格局。

  在众多林下经济项目中,铁皮石斛和曲茎石斛的仿野生栽培备受瞩目。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等功效,曲茎石斛同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其仿野生栽培对于保护物种和发展特色产业意义重大。高燕镇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森林资源,为石斛的仿野生栽培提供了理想场所。当地企业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在充分研究石斛生长习性的基础上,利用林下空间,模拟其原生环境,开展铁皮石斛和曲茎石斛的仿野生种植。

  重庆市迪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负责人徐万海告诉记者,这种野外仿生模式下生长的石斛,接近野生品种。目前,基地已建成标准化仿野外种植区40个,培育石斛种苗150万株,预计2026年进入盛产期后,每亩可产鲜石条200公斤,年产值超300万元。

  随着石斛种植项目的推进,高燕镇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一方面,种植基地直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预计未来铁皮石斛和曲茎石斛进入丰产期后,将带来丰厚的销售收入。另一方面,项目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周边村民不仅可以通过流转林地获得租金收入,还能在种植基地务工,学习种植技术,实现家门口就业,拓宽了收入渠道。

  “通过低产低效林改造,将原本闲置的林地转化为生态经济林,既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又实现‘不砍树也致富’。”高燕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镇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3万亩,涵盖石斛、淫羊藿、黄连等10个品类,年综合产值达5000万元。

  从“绿叶子”到“金票子”,高燕镇的石斛产业正成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示范样本,如今,漫步高燕镇山林,成片的石斛附生在古木枝干上,青翠藤蔓沿着树干蜿蜒攀附,嫩绿新芽从朽木缝隙中蓬勃而出。这一幅“林间生金”的立体画卷,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赖贞旭)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