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赋能、数智融合,成渝职教周平行论坛在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举行-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5/12 14:52:42
来源: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聚焦AI赋能、数智融合,成渝职教周平行论坛在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举行

字体:

  双城联动,“职”造非凡。5月11日,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活动周“AI赋能·数智融合创新职教新生态”平行论坛在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举办。

  论坛汇聚多方力量,教育部职成司、川渝两地教育厅/教委领导及区县教育部门负责人,以及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及研究机构的220余位代表出席活动,通过主旨报告、圆桌对话等形式,共议AI技术赋能职教改革的实践路径。

  论坛现场。

  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

  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张伟表示,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围绕数字重庆建设“1361”整体框架布局,持续深化智慧校园建设,建成涵盖师生发展、教育教学、智慧党建等数字化应用场景215个,更大范围满足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稳定运行。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成熟度被教育部评级为A级,学校数智化赋能教育深度变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张伟致辞。

  国家督学、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会长张荣指出,数智化不是职业教育的可选项,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他强调,在数智化进程中,一要把握好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要把握好系统重构与生态演进的协同发展的关系,三要把握好价值引领与创新实践的关系。成渝两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AI技术,创新职业教育的新生态,为产业升级与社会进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国家督学、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会长张荣致辞。

 “政校企研”擘画职教新蓝图

  前沿报告密集发布,AI融合路径清晰化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静波作主旨报告。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静波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正加速重构职业教育模式,需从课程体系、教学场景、评价机制等多维度推动职教数字化转型。

  延安大学教授曹殿波聚焦“AI赋能数智化课程建设的底层逻辑与现实路径”,提出虚拟仿真、个性化学习等应用场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聂伟则从数智化教学的角度,强调人工智能融入数字教材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聂强作主旨报告。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聂强则分享了学校“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教学服务的重电实践”,通过校企共建智能实训平台,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动态衔接。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事业部主任洪国芬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北京火山引擎、尚强科技、超星泛雅等企业代表则展示了AI课程开发、数字教材、职业院校双高和“五金”建设等落地案例,为职教数智化提供技术支撑。

  “圆桌对话”探数智职教新生态

  AI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

  圆桌对话环节。

  随后,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吴涛、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代劲、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青春、火山引擎高级总监李峪等嘉宾展开思想碰撞。专家一致认为,AI技术需与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深度融合,通过重构“双师型”教师能力、打造虚实结合的实训环境、构建动态能力评价体系,实现从“工具应用”到“生态重塑”的跨越。

  聂强用使命、变革、行动三个关键词,对本次论坛作出总结。聂强认为,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主动拥抱这一变革,承担起“为产业育匠才、为未来筑基石”的使命。在推进智能化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技术是手段,育人是目的。职业教育的数智化转型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院校以系统思维统筹规划,以创新勇气突破瓶颈,以务实作风推进落地。

  与会代表集体参观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集体参观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大学城校区),现场观摩重电中开司法鉴定所、世界技能大赛网络安全赛项中国集训基地、重电—华为智慧创新中心、硅光子中心等,直观感受AI技术在智能制造、物联网等专业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