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双名计划”黄祥勇名师工作室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成渝双城经济圈初中数学教学研讨会在重庆南渝中学启幕。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成渝两地的数学教研员和120所中小学的数学教师齐聚山城,共话初中数学教育新发展。
成渝双城经济圈初中数学教学研讨会现场。
本届研讨会聚焦“深掘教材本源 借助AI提质增效”主题,设立“基于单元的课堂设计”“基于贯通的人才培养”“基于AI的教学辅助”三个平行分论坛,旨在整合两地大中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深度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贯通式人才培养新模式。研讨会为期2天,期间将陆续开展多场专家讲座和各学段数学研讨课,成渝两地的数学教师还将带来不同主题的教育教学经验分享。
重庆南渝中学执行校长姚显荣致开幕辞。
重庆南渝中学执行校长姚显荣表示,人工智能、AI等融入教学,是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形势所趋,教育应当走在前列。此次研讨会,不仅会促进成渝两地的初中数学教育深度融合,也将助推区域初中数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双名计划”黄祥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祥勇致辞。
教育部“双名计划”黄祥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祥勇提到,本届研讨会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精准契合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方向,希望参会教师在聆听讲座、观摩课堂、交流经验中碰撞出数学思维的火花。
AI时代的课程改革存在着哪些新需求、新挑战?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数学教育如何因势而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一致性如何实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数学教材研究)主任曹一鸣以《如何理解与实施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为题作精彩讲座。
教育专家作专题讲座。
曹一鸣指出,数学教育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教会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要让核心素养在数学课程改革中落地落实,其关键性指标是要做到教学评一致性。
随后,他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和要求、实施路径、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展开阐述。强调教学评一致性要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实施、学业评价都要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可以通过“建构核心素养导向一致性的目标体系”“组织以结构化知识为载体的一致性课程内容”“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一致性的活动设计”“探索核心素养发展的一致性的考试评价”四个方面来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数学教研员杨峻峰以《新教材的使用建议》为题,立足数学教材本身,提出了要从课程标准、教材前言、教材目录、教师用书等角度,横向、纵向地“看教材”,建议老师们多教研、多思考,准确把握新教材的理念、要求、目标。
当天,黄祥勇也从结合数学研究和教学实际,带来了他对于数学教育的思考分享。来自重庆树人小学、成都天府四中、重庆南渝中学的3位教师,分别进行了小学、初中、高中数学的现场研讨课,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教研员苏文玉作现场点评,集中呈现了一场教与学互动、理论研究与教学创新交织的“教育盛宴”。
研讨会现场,为南渝教师“智库专家”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