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特定季节,不少人会莫名感到情绪低落、精力不足,甚至出现睡眠障碍和食欲改变,这可能是季节性情绪失调在作祟。
重庆三一八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顾庆乐表示,季节性情绪失调与季节变化紧密相关,尤其是秋冬季节,日照时间缩短,人体生物钟受到干扰,血清素等神经递质分泌失衡,就容易引发情绪问题。
调整作息是应对的关键一步。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顺应自然节律。白天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哪怕只是午休时在附近公园散散步,让身体充分接触自然光。阳光能刺激大脑分泌血清素,改善情绪,还能调节褪黑素的分泌,帮助我们拥有更好的睡眠质量。
饮食调节也不容忽视。多吃富含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牛奶、鸡蛋、蘑菇等。维生素D有助于调节情绪,Omega-3脂肪酸对大脑健康有益,能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减少咖啡因和糖分的摄入,避免它们加重情绪波动。
适度运动是天然的情绪“调节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这些“快乐激素”可以提升人的愉悦感和幸福感,让其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如果情绪问题较为严重,自我调节效果不佳,不要讳疾忌医,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他们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